今年度唐奖「永续发展奖」得主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杰佛瑞.萨克斯(Jeffrey D. Sachs)。萨克斯被认为是天才型的经济学家,二十八岁就获聘为哈佛终身职教授,是发展经济学的大师。发展经济学不只研究经济,也研究人口、健康、教育和环境等因素。
儘管萨克斯先前已经获奖连连,但这次唐奬的奖金是最高的,达到新台币5000万元,比诺贝尔奖的3000多万还高出许多。
萨克斯获得唐奖的永续发展奖,这不意外,因为2012年在巴西里约举办的第三次地球高峰会,首度依据他的理念,订定17项永续发展目标。在永续发展这条路,萨克斯已经耕耘了50年。萨克斯也曾代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针对非洲主持千禧年计画,有效减少贫穷问题。但可能是因为关注发展经济,有人质疑他对中国太友善。
联合国提出的永续发展指标,以及我国自订的永续发展指标,其实都来自萨克斯的理念。
2015年联合国永续发展会议,兼顾「经济成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三面向,提出17项永续发展目标(SDGs)。所谓永续发展,定义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是不危及后代子孙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落实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的同时,都会先鑑别最关键的发展目标。我国行政院2019年核定 18 项永续发展目标,关注六大面向:1. 强化人力资源能力、2. 循环经济、3. 能源转型、4. 永续食农与生态保育、5. 智慧城市、6. 永续导向的数位化革命。
目前金管会等部会最积极,金管会主委黄天牧指出,2016年以前全球重大风险多为经济风险,但现在极端气候、自然灾害、气候行动失败、生物多样性流失等环境因素,已成为前五大风险,显见推动永续发展已是金融业迫切面临的挑战。他也强调随着ESG(环境社会治理)发展,非财务面的公司治理、社会关怀、环境保护、节能减碳等都该重视。
回顾可知,联合国的永续发展目标,相当程度上受到萨克斯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从联合国的角度来看,永续发展强调的当然是地球的永续发展。除了经济议题之外,联合国也关注社会与环境,但基本上还是经济导向,仍有可以思考升级的角度。
举例来说,当代的自由主义,已经受到社群主义的挑战。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但个人绝对深受家庭、族群、社会与国家等社群的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球社群的成员,所以要关心地球的永续发展。但在此同时,站在台湾的角度,我们又是台湾社群的成员,台湾要想永续发展,要思考的面向,除了经济与环境之外,在社会的面向,或许还应该加入歷史人文等生命共同体的关注。
台湾要深化永续发展,除了内涵可以再补充,在具体成效上,政府与企业落实永续发展目标时,是否确实获得内部成员与外部公民的认同,以及投入永续发展的具体绩效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作者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