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数年前在网路上看到一则讯息:苏瑶崇教授根据日人铃木茂夫先生所收集的史料,在其着作《最后的台湾总督府》(2004)书中明确的指出:1945年黄金贿赂案与葛敬恩无关。乍看之下将信将疑,因为这完全颠覆了我们歷来对那段时间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继而在葛超智1980年出版的书中《Formosa Betrayed》(《被出卖的台湾》,George H Kerr) 读到:有一位美军在此案中有嫌疑。但书中也只是提供了部分信息,并未提到美国的审判,更没有提到本案与与葛敬恩无关;因而也无法解除我心中的疑问。

直到某日看到一篇大概取材自上海公安檔案所撰写的故事,才知道:原来这案件当年竟是一件国际所瞩目的司法大案。然而这篇专文在记述过程中,又添加了一些军统特务、江湖术士的内容,使我对其真实性大打折扣。但作者在文章末尾,附了一则1947年中央日报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并循线在台北国家图书馆找到了这则新闻,顿时,我对这个故事的追踪,燃起了希望。

1947年《中央日报》的新闻中,报导了美国法院开审的讯息,我于是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在美国寻找相关资料,甚至亲自访问了几处法院。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美国国家檔案馆(NARA)找到了4500页相关的文献。经详细阅读以及大量考证后,才得以将故事建构起来,也才了解到这件案子的来龙去脉。

其实本案的真相早在1948年4月14日于美国审判结束后,大致就已经厘清。多年来,一些学术性的文章也早已引用了铃木源吾具有法律性质的「证言」(1946.5)。但是台湾大眾传媒还是喜欢引用1949年共产党员苏新的版本;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式的史料能够将这件案子说得清楚。

和真相相比,多年来台湾民间所流传的版本,完全像是小说情节。美国司法审判的史料中,并没有看到苏新天马行空的描述,更没有安藤利吉在狱中被葛敬恩派人下毒致死的好莱坞情节。

这虽然只是一段不到半年的歷史,但却是战后1945年,多方官员在台湾交手时的一个小小缩影;案中长官公署几位秘书、参事学养俱佳,其办事一丝不苟、据理力争的精神,是我所熟悉30、40年代书生报国的典型;日本军官原田佐少校忍气吞声、中规中矩的办事态度,我有些同情,但既然是皇军的一员,他就要为侵略战败的结果赎罪。

艾文思企图推罪;所捏造出拖人下水、栽赃的情节,有如侦探小说的铺陈,反应出其人格的卑劣与自大。这也是令美国检、军双方所最不能原谅的地方;在他们看来,艾文思捏造、栽赃的行径,要比洗劫本身更为严重。所以美军不惜投下大量的资源,务必要将他绳之以法。

二战时,美国的实力与决心绝对是打败轴心国最重要的因素。但由于人数庞大,以及训练不及,派到各地的军人却良莠不齐。同时,协助各地重建的军政人员,也未必是切合各国需要的专业人员。以至战后在各地的接收、占领,发生了很多问题。以美军24军团所组成的南韩美国军政府(USAMGIK)为例,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开庭时,被告律师赤裸裸地运用仇恨、歧视以及污名化的手段,来攻击东方证人,虽不意外,但却还是令人感到震撼;在攻击日军证人时,其所诉诸美国大眾记忆犹新的仇日情节,很难不影响陪审团员的思绪;在塑造中方官员的形像时,律师则运用华人长辫、苦力的刻板印象;将他们都说成不学无术、没有现代化素养的军阀跟班。

但在这歷史的洪流中,却有一些令人尊敬的人物:铃木源吾是最早将本案第一手的资讯诉诸文字(1946.5),使得这段歷史还留着一个小小的亮点,犹如海岸边一盏微小的明灯,使真像在昏闇的大海中不至永远迷失;日本学者铃木茂夫首先高旗帜提出:黄金案和葛敬恩无关、安藤利吉是自己服毒自杀;苏瑶崇教授是一位抱着实事求是的学者。

美国国家檔案馆研究人员的执着与热心也令人感动,在协助笔者找到这份文件后,他首先感谢笔者;让这份沉睡了70年的文献能够出土;至于这是一件令美军蒙羞的案子,则根本不在他的思考当中。他高兴的是:该馆努力所保存一份72年的檔案,竟然能够为数千哩外宝岛的朋友所重视。

在此,也对台湾的文史檔案人员致上感谢,尤其是国史馆的台湾总督府檔案、台湾长官公署檔案、文化部、国家图书馆、中央研究院GIS中心,农委会以及交通大学校友会的《友声杂志》。没有这些网上的资料与照片,本文的故事很难完的整建构起来。

解严以后,台湾史料公开的力度相当惊人,唯一还要迎头赶上的就是:界定政府史料(包括公用部门的照片)的拥有者,是全体国民而不是政府或中央社,这一点台湾还要好好向美国学习。

作者不是歷史专业人员,只是有缘将这一份史料介绍给读者。对檔案中的某些关键细节,特意将原文一併列出,以免误导读者。然而,错误以及主观认知在所难免,好在,原始文件黑纸白字,易于澄清。

法庭记录的一大特点就是详细;检方、被告双方用尽心机发掘细节,就是希望在这些细节中找到对已方有利的证据,或者是对彼方不利的矛盾与漏洞;

或许,读者们可从这些细节中,体会到1945年台湾时空交错的氛围!

也许,战后的台湾,不是只有悲情,而是各方缘份聚合的开始!

(1965美国对台湾援助考察报告) 「…………..。当时的情况是一个完全无法设计的 『巧合』, 日本在台湾殖民50年期间,立下了很好的基础。1951年后,在美国军事与经济的支援下,台湾有了一个很稳定的政府,同时政府中又充任了能干和精力充沛的公务员;他们从大陆撤退来台,却几乎无缝接轨地接手了日本人留下的职位,更重要的是 : 政府曾及早又彻底的推行了土地改革。 ………….」Neil H. Jacoby , 着名美国援外专家 (Mr. Foreign Aid)、艾森豪总统经济顾问、UCLA教授

【本系列完】

◎史话欢迎读者投稿,针对两岸关注之歷史事实或人物撰文,体例不限,举凡传记、论文、散文、书信、日记,抚今追昔之访谈纪录或自述回忆等。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主旨注明「史话投稿」,请附姓名与专业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对来稿有删修权,文章仅刊载于中时电子报。

#台湾 #美国 #檔案 #战后 #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