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人而言,总统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因为这职位影响的层面绝对超乎想像,但是目前参选总统的门槛却还是如此严格,导致一个全民领导人只能在少数人中做挑选,这不仅与真正的民主精神背道而驰,更可能衍生许多意料之外的后遗症,如果能够放宽参选总统的门槛,才能落实主权在民的精神。
其实在宪法的规定中,之所以要将门槛做如此严格的限制,应该是担心有许多人士来捣乱,影响到选举的进行,更可能影响到选举的公正性,但这种思维随着资讯的发达与民智的提高,忧虑应该大幅降低,在这个时间点反而要思考如何让民眾自己做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替民眾做特定的筛选。
就像这次郭台铭传出被迫表态的事件中,大家当然知道这是假新闻,但是我们更应该从此事件去思考总统参选者的门槛问题,因为一千万(按:保证金)是大数目,政党推荐也是个大问题,这样的门槛显然已经将99%的民眾排拒在外,而这些在政治或经济顶端的人,会真正了解民间疾苦吗?
当我们回过头看看从1996年以来选出的总统,或许他们有些出身自社会底层,却也是在政治圈打滚数十年才有竞逐总统大位的机会,也就是说他们早已不懂民间真正生活态样,所以要具体回应民眾需求恐怕也是缘木求鱼,更何况有来自云端家庭的,他们更不可能了解民眾的需求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在俄乌战争中表现亮眼的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他是一个演员却有机会登上大位,他的表现恐怕是许多政治人物所望尘莫及,尤其他可以避免许多政治传统中的窠臼,因此才有今天令人讚嘆的成就。在我们所厌倦的酱缸政治文化中,如果宪法只是保护这些无法为国家带来新思维的旧势力,那这样的宪法恐怕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地思考放宽参选总统的门槛,让更多有心为国家服务的人有机会来竞争,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取代原本的政党或财团,但是可以让民眾有更多的选择,这才是民主真正的价值与目的。
我们在烂苹果的选择中已经痛苦很久了,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宪法对于总统参选门槛的保障是错误的,除了有保护特定团体或个人之嫌外,更是阻碍台湾民主发展的绊脚石,希望在18岁投票的争议落幕之后,大家可以对这个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修宪是个大工程,但宪法的修订是社会进步的作法,尤其一些显然与民主精神不符的条文如果还是无法更动,那要谈台湾的民主,恐怕会是天方夜谭,当政党将精力放在竞逐大位的同时,是否也该想想如何制定真正福国利民的政策呢?
(作者为正修科技大学通识中心教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