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负债全国第一的恶名,对高雄市民而言早已是「高雄的日常」,非常无感。无感到就算选举拿出来检讨批评,也会被有心人士带风向,大骂冷饭热炒毫无新意,一副逼迫高雄市民非得把负债苦果甘之如饴才行。如此唾面自乾的歪风成习,堪称民主治理的经典案例。
几年下来,高雄明明不时传出重划开发的宣传新闻,而重划地标售而得的价款,正是市库解渴的甘霖。有新闻指出,全国已办理完成之市地重划区计1109区,总面积约1万8265公顷,相当于700个大安森林公园。其中公办重划面积最大的正是高雄,达3600公顷,共有124个公办重划区,数量辗压其他五都。
最令人不解的是,高雄负债累累,按理有全国公办重划面积最大的潜在岁入来源,应能有效消弭负债。然而高雄重划越来越多,负债却是不减反增;更因重划开发额外增加过多的建筑土地供给,结果高雄空屋数破十万户高居全台第二。难怪人民会质疑政府正是炒房的最大帮凶,而高雄市府卯劲开发重划区土地,让市政府成为建商财团最大的上游原物料厂商,自然是难辞其咎。
建商财团在高雄发展蒸蒸日上,从高雄卖地之勤快来看,想必市府与市长陈其迈都是喜闻乐见。市长陈其迈上任以来,自我标榜政绩之一就是促参成效,例如日前又有市政宣传性质新闻报导,高雄办理国内最大公办都更案,请来国际大师操刀设计,正是总投资额达750亿元的高雄亚湾「特贸三」。
先不说该案未来是否可能因高市府规划不善,让「全台最大的5G AIoT的试验场域」饼画太大招商不利,反而变成全台最大烂尾楼的疑虑。光是该促参案进行多年未果,「韩下迈上」后不久就成案。箇中原因并不是因为换了市长换了手气,而是将原本可做住宅使用之容积包括基准容积10%,提高到住宅使用比例至50%,让建商愿意投资,本身就有待公议。
说穿了,就跟某些人仇视ECFA一样——让利,结果变成是高市府透过公权力大大让利给建商。毕竟在高雄的地上权开发案本身诱因就比较小,而这个开发案的总金额号称全国史上最高,如果不能得到更具体的开发利益,相信得标建商也不会有意愿冒史上最大的风险投资。
但「让出的利」当中,有无混水摸鱼之处,变成特定人士的钱水财库,就有待厘清。毕竟包括绿营在内的柯文哲在北市长上任后,就认为过去北市府执行的多件BOT案藉BOT之名,对财团行大让利之实,锁定大巨蛋等五大案优先处理,要求重谈回馈机制、提高权利金,成立廉政委员会调查,质疑者也多次表示「如果这不是弊案,什么才叫弊案?」高雄市民也应拿出同样的标准检视特贸三促参案,让政治更加清明才对。
昔有司马家族东晋王朝朝纲腐败到要与王氏家族为主的各大士族妥协,才能维持摇摇欲坠的政权,被讥为是「王与马,共天下」。如今的高雄,难道市政府已经颓败到必须与建商共治城市,透过不断割地、让利才能维持市府施政?市长陈其迈必须深思,否则「建与迈,共高雄」事小,贱(建)卖(迈)高雄土地恶名缠身会让其一世英明毁于一旦。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