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月底与中国外长王毅通话,额外提及海地局势恶化,盼与中国採取协调一致行动来支持海地人民。随后引来陆媒批评,海地「长期与台湾当局勾连,海地政客拿新台币当酬劳」,台、海是「黑帮和诈骗集团抱团取暖」。言下之意,自然是批评海地执政者是台湾金钱外交政策的得利者、台湾人民的纳税钱沦为海地统治集团的黑钱,可怜的海地人民并没有从邦交关系受惠,反而过着真实「吃土」的生活。
乔姆斯基在其《失败的国家》书中指出,失败国家就是「无能或不愿保护人民免于暴力甚或灭亡」的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具备民主政体,却有严重的「民主逆差」,民主制度有名无实,宛若空壳。在和平基金会的脆弱国家指数统计中,也将一个国家中央政府非常软弱或无力,不能实际控制其大部分的领土、不能提供公共服务、国家存在广泛的腐败和犯罪、难民和非自愿流动人口、急剧的经济衰退等现象指标化,作为失败国家的评比,海地名列该指数第13名。
前后者有关如何定义失败国家的叙述,无一不是指明海地的现况。而讽刺的是,海地居然是公认民主国家中华民国的重要邦交国(除非有人认为仅剩的14个邦交国再掉一个也不重要),双方维持了66年的邦交不曾中断。眾所皆知,台湾长期金援海地,长期帮助海地的民主寡头遂行统治行为,对海地人民的民生与民主进程丝毫不加关心,会被对岸媒体讥为「黑帮和诈骗集团抱团取暖」,有其必要反省之处。
更加讽刺的是,此次竟是由长期批评中国是威权国家的美国,请求中国为海地内乱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支持维和行动。由一个民主国家请求其口中声称的威权国家合作支持处理「民主的失败国家」问题,岂不是让日前方在台北参加「世界民主运动大会」上,包括总统蔡英文在内的民主人士们,对于威权政府的大加挞伐感到汗顏?原来失败的民主国家,还要依靠美国定义的威权国家帮助才能拯救?
「人民似乎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海地政府和领导人对当前这种失望甚至绝望的局面负有主要责任。」、「长期以来,政治派别争斗不休,政治人物毫不作为,滥权腐败屡禁不止,国家治理几近失败。」这是去年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海地问题时,罕见针对海地问题代表中国政府公开批评。耿说近30年来,在中国支持下的联合国,已为帮助海地摆脱危机已投入巨大资源,仅各种支助组织的投入费用就已超过80亿美元,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海地与美国不过一海之隔,却与中国相隔万里之遥,但在没有任何石油矿产的利用价值之下,其政府民主廉能与否并不是美国政府所关心的,美国只关心海地问题是否会扩散影响周遭国家的整体区域秩序,以及海地政府是否能在外交政策上与保持与美国一致的利益。而此一利益,正是台湾尚可与海地维繫邦交的根本原因,绝非因为台、海两方同样心繫民主;至于违反利益的下场,可以从去年底海地总统莫伊兹在他的豪宅官邸遇刺事件中得到启发。
蔡政府在跟随批评中国大陆政治体系是「威权政府」时,更应检讨上台至今,仍不改以金钱外交巩固剩余十来个邦交国的陋习。尤其数个邦交国,至今仍名列和平基金会的失败国家指数不及格行列者。拿着支持民主的臺湾人民纳税钱,去支持打着民主国家之名行寡头政治之实的统治者,只求美化邦交国数字,实在有违民主国家之名。
何时才要将失败国家改善程度与金援与否挂勾,则是对于民主的尊重,人民应不容许蔡政府在批评「威权政府」、「失败国家」两个问题上打假球。
即使是援助民主国家,我们同样要注意「金流」。俄罗斯与台湾互设代表处,乌克兰一向对台湾不友善,导致我国民眾入境乌克兰,之前必须要去乌克兰驻莫斯科使馆才能申请签证。我对乌既无贸易亦无交流,外交部有何必要再度编列高达5600万美元援乌?这也不禁让人合理怀疑其他的部会机关中,是否也在其年度预算夹带机密预算,为的都是帮美国老大哥分担的战争经费?(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