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湾后有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新闻在网上发酵:台湾教育部发文呼吁,为何只有结婚的女性,除夕年夜饭不能回自己的原生家庭团圆?主张现在是时候抛下过去的传统,让结婚的女性有选择的自由,想什么时候回娘家、就回娘家。
别怀疑,「初二才能回娘家」仍是每年讨论一次的话题,这次连台湾官方都参与进战局。中国大陆很大,但对于我在北京的朋友同事们来说,这种「过年女生能不能回娘家」的远古命题,都到2023年了宝岛人民还讲得乐此不疲,实在復古。
2019年相识十多年的老友结婚,但之后3年我都未回台,也不知道她具体的婚姻生活。这导致过去几年我都对大陆朋友夸下海口,「大陆父母的催婚催生太夸张啦!台湾父母虽然也会想催,但不至于催得『无法无天』。」
「谁说不夸张。每个月都催生好吗?婆家催完娘家催。」在小饭馆里,老友灌下一口啤酒,淡定地看着我。
朋友嫁入台湾中部一户经济条件很好、但相对传统的婆家,「不会还要你生儿子吧?」我脱口而出。
「老人家当然会这么希望啊。」她的出生家庭也是比较传统的,出嫁前母亲甚至会担忧「你什么都不会,婆家会不会嫌弃」,出嫁后自家母亲当然也加入催生行列。
老友的兄长在国外,她出嫁后过年父母只能单独过,这样的情况下除夕能回娘家吃团圆饭吗?听到这问题,她反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女生出嫁后过年不能回娘家吗?因为会给家里『带衰』。很多甚至严格到初二之前是严禁踏入娘家门的。所以我爸妈当然不会期望我除夕回去。」
对于老友这样的年轻人而言,平时老公做家事、回婆家婆婆也会阻止她「你别动,我来弄就好」,已然是很不错的。更传统的婆家,是会期望媳妇一起准备年夜饭的(虽然年轻媳妇往往回婆家前,就已经下单一桌便利商店的年菜套餐)。
反观我家,我妈从小就严格警告,「你和你姊姊结婚后,每年轮流回来吃除夕年夜饭。否则我生两个女儿,是活该孤独吗?」
没想到两个女儿都至今未嫁,自此每年除夕的主题变成「为什么我的两个女儿都没人要」。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传统在朋友和台湾舆论看来,未必是「不女权」。台湾普遍以性别平权自豪,「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几乎没有,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少,女性官员的比例很高」。两岸长期有一个怪现象:大陆网民说台湾女权低,台湾网民说大陆(除了上海)女权很低……
「拿父母的钱买房?谢谢,不用了!」
大年初一,与虽身在台湾、但有眾多大陆朋友的两位台湾朋友见面聊天。说起台湾的「传统」,女生朋友进一步跟我科普,「你知道大年初一要拜祖先,媳妇会跟婆家一起准备丰盛的菜肴吗?我家族的姐妹们现在都在婆家帮忙,传统的台湾媳妇,大年初一很忙的。」
「我大陆朋友的妹妹结婚后,到婆家还是甩手掌柜,啥都不干喔。」我补充。
「其实现在年轻一代也转变了。现在出生率这么低,大家从小都娇生惯养,谁还惯着谁啊。台湾的长辈以后也会跟大陆一样。」
讲起春节传统,我们三个台湾人有着不同生活经验。但讲起「要不要跟父母拿首付买房」,我们仨异口同声——不要,千万不要!
「北京有小孩子上学的需求,加上大陆很多父母的观念还是结婚必须买房,租房结婚很可怜。但我想到要跟老人拿这么多首付,压力好大!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就继续给房东交房租吧,至少是自己能负担的选择。」前阵子一度想在北京买房的我表示。
「而且父母出钱买房,钥匙总得给父母一份吧?我某朋友就是因为这样老婆总跟他吵架,因为父母会随时过来。」朋友甲点头。
「对啊,跟父母拿钱,最后他们不得干涉你各种生活选择?父母为你掏空家底买房,那催婚催生不是也理所应当?这样还不如租房,谁也别干涉谁。」朋友乙心有戚戚焉(对了,这俩朋友都结婚了,是快乐的租房结婚族)。
我们仨有位共同的朋友丙——作为资深单身族,有份不错的稳定工作,家境尚可,同样拒绝跟父母拿首付买房,理由亦是「不想欠父母这么多钱与人情」。而我另一位好友丁,作为结婚一族,租房数年,近期考虑买房,但只能买在远离台北之处,理由又是「不想跟父母拿钱。」
我不敢说这代表多数台湾人,但就我周围的同龄朋友而言,「和父母拿一大笔首付买房」,确实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多也认为「没必要」。以前研究生的大陆同学们一毕业,若家境尚可,父母就会积极给子女买房了,对照下同辈的台湾青年买房年龄实在晚。
并非不考虑未来,我身边的台湾朋友们都挺爱存钱,做养老规画,不指望未来能拿到什么退休金。至于房嘛,就老后承接父母的吧。
自然,父母也会操心孩子的。比如我姊姊的一位男性朋友,年过四十未有对象,老家的父母看不过去了,终于替他在台北付了首付,年迈父母叹气告诉他——儿啊,四十了,期望你有套房子后,对像好找一点。(《春节返台记》四之三)(郭雪筠/台北女孩看大陆)
【徵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徵文」栏目,徵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歷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眾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