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甲坦克车在战场上遇到的问题不少,包括导弹、火箭弹到路边的简易爆炸装置(IED)。现在又多了一样专门猎杀坦克的敌人:反坦克机器人。
据美国《国家利益》报导,最近一款由爱沙尼亚的米尔兰姆机器人公司(Milrem Robotics)设计的一款改良型「泰坦」(Titan)无人驾驶战斗车,配备「标枪」( Javelin)反坦克导弹与50口径机枪,而且几乎是万用的机械骡子。它是重1.6吨、长2.4公尺、高1.2公尺的履带机器人,时速可达19公里,可运送1吨左右的货物。「泰坦」无人战斗车可搭配各种任务模组,例如清除简易爆炸装置、疏散撤离伤亡人员或运送货物。美国陆军现在正在评估它运送步兵装备的能力。
而挪威防务公司康士伯(Kongsberg)公司生产的「保护者」(Protector )遥控武器站,则可以安装在作战车辆上,帮助作战人员发射车辆外挂武器,例如炮塔上的机枪。目前美军已在悍马车(Humvee) 和「史崔克」(Stryker)轮式装甲车上使用了该公司生产的15000组「通用遥控武器站」(CROWS)系统。
报导指出,之所以不在遥控机器人上安装遥控武器,是因为攻击坦克毕竟相当危险,所以还是让机器人去完成,可以保障作战人员的安全。
上述两家公司最都进行了实弹射击展示,近期米尔雷姆公司还要做更多的试验,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
不过,米尔兰姆公司强调,机器人武器还是要有一名人员介入控制,负责授权发射武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瓦尔西(Kuldar Väärsi)表示,无人驾驶机器人作战平台可保护战士的安全,配备操作人员是要消除「杀手机器人」的疑虑。
报导指出,这些保证很难平息人们的担忧。随着尖端人工智慧技术的发展,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色列和韩国已经让武装机器人负责边境巡逻,而俄罗斯则在叙利亚测试了「天王星-9」(Uran-9)无人战车,美国也已加入武装机器人竞赛,研制了可将普通车辆变成自动驾驶车辆的配套组件。
泰坦与保护者两款反坦克机器人都能发射导弹,不是早期机器人那种小型火炮,不过这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未来可能出现一大群反坦克小型机器人围攻少数载人坦克的画面,当然这也会有控制机器人的数据链被干扰的问题,但是终究经济上的成本考量会决定一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