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紧张,台北市议员徐巧芯多次谈及兵役问题,对于国防部教召政策改变,澄清召训年限非延长至15年,考虑「直接取消年限」,她表示,这种朝令夕改已经批评过,实在无力再谈,但也说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质问题。
徐巧芯在脸书直言,「早入伍的人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志愿役军人」,这个影响造成的不公平,是当18岁隔年早早选择报效国家,会被放在后备的名单当中越久,以义务役来说一直到36岁,志愿役基层则是一直到45岁,且若取消「召训四次为限」影响更大,就不只是被放在名单中凑数了,越早当兵还可能教召次数越多。
徐巧芯说,这种方式听起来很不错,大家可以回营多训练几次没什么不好,但实际上可能让役男「不想那么早当兵」,导致拖延兵役的情事更多,这样对于我国战力是增是减,答案很清楚。
另外,徐巧芯也指出,政策本质与募兵制相违背,过去订定「退伍后八年不得再召训」,是想让退伍军人能回到社会工作,当国防部把召训时间延长与退役时间相同,这些志愿役得被列管到4、50岁,这对退伍后就业有帮助吗?在调整此政策前,国防部并没有给予我国军人退伍后更优的保障。
徐巧芯认为,这个调整显然是降低募兵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但也奇怪,民进党政府说一定要推募兵制不可,这样才能找到精兵,那怎么又给年轻人设了更多门槛?却没有同比例提升诱因?
徐巧芯点出这个「不成熟」的政策关键,除了延长年限之外,有没有废除本来的次数限制?如果没有,那就是国防部想要美化后备数字而已;如果有,会造成的影响相当大,应要更清楚、严肃的说明政策内容,并思考好完整配套措施,而不只是教召时的金额增加一点点这种没用的方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