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一向是许多人的梦想,但也有人认为房价被炒得太夸张,有钱也寧可租屋不愿买房,反而把钱拿去投资更有利。一名不想买房的网友表示,他和老婆年薪加起来260万,他们想将资产都丢到指数型投资(ETF),年年投入100~150万台币,在年报酬率5%的状况下,根据72法则,约14年可以让投入翻倍,而买房10~20年要翻倍太难了。

原PO在PTT Women Talk发文表示,老实说买不买房这议题,他总是反反覆覆的,直到前阵子他才下定决心不买房,周遭朋友同学真的人人在买房,今年他少说就参加了三个入厝Party,因为他发现投报率更高的投资方式。假设每年固定投入100至150万到指数型投资,年报酬率都有5%(这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实际上只会更高),在年报酬率5%的状况下,大约14年就可以让投入金额翻倍涨。

但是房子的投报率呢?从2004年涨到现在,假设现在买一间1000万的老公寓,过了14年可以翻倍成2000万吗?在老龄少子化的台湾不太可能,也不看好。他相信都会区的房价,过了10年还是只涨难跌,因此「无脑年化报酬 5%+ vs 买房多久可以翻倍」,从稳定性与投报率来看,他认为指数型投资都胜于购入房产。

贴文一出,不少网友认同不买房,「同意!不一定要买房,在台北用租的啦,市中心不要想,外围可以缓一缓」、「你不买就是不买,贪婪建商」、「不要买啊 ,日本房价就是个例子」、「推一个,现在房价那么贵,还不如用租的,如果大家都用租的话,买房需求降低,也许房价就会慢慢跌下来了XD」、「这辈子就算中乐透也不想买」。

不过,也有许多网友指出,没有任何一项投资是稳赚不赔的,也没有任何保证指数型投资年报酬会固定5%以上,「没有保证5%这种商品」、「又是一个觉得股市只涨不跌的」、「有这么稳的5%大家来买就好了」、「哪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其实很希望您十年后上来分享看看投资的心得,目前看一堆人,说0050多稳多稳我也是很纳闷」、「买1000万房可以用1.3%利率借800万,但不可能用1.3%利率借钱买EFT; 1000万重划区大楼14年,租金加房价确实可能超过2000万,房租上升基本上是榜定通膨比率」、「你以为你高杠杆,买房才是真正高杠杆,有人一成本金就能买房了,利率还比什么借券成本低超多,你只是不懂玩」。

另外,还有网友表示,依原PO的收入,根本买房兼投资不衝突,「可以买房又买ETF,结案」、「小孩子才做选择,都买」、「原PO这个,可以两边都投入,赚更多」、「这根本就不衝突,穷人才需要做选择题」。

文章来源:PTT Women Talk

#ETF #买房 #租屋 #投资 #年报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