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永续海洋与环境议题,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举办「Design for SDG14 光宝科技 X 台北科技大学」设计展,在海洋剧场大厅展示22款海废设计灯具,台湾海洋文学作家廖鸿基也推出《23.97的海洋哲思课》文学作品,传达永续海洋理念。
海科馆长陈素芬说,海洋永续与环境教育是全球共同关注与努力的议题,近年来很多企业开始着重海洋资源的保育与利用,海科馆这次与学校、作家、基金会等单位合作,让民眾了解各领域为海洋努力的作为和觉察,无论是个人或是群体力量,盼能提升民眾对环境的重视,共同打造「蓝色文明」。
这次展览作品由光宝文教基金会连结光宝科技与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一同合作,使用在北海岸净滩时捡拾的海洋废弃物,制作成22款灯具,素材包含宝特瓶、树枝、渔业用绳索等,相当吸睛;文学作家廖鸿基则是创作《23.97的海洋哲思课》,亲自前往台湾东西海岸,发现北纬23.97度线,串连了花莲港红灯塔与彰化芳苑灯塔,他认为,海岸虽然大不相同,但都需要被重视与保护。
海科馆表示,「海洋无可预约,但值得期待」,希望透过结合与整合各领域专业资源,倡导海洋永续、传达理念,包括海废议题倡议、海洋生态环境及地方海洋文化特色,作品展期至12月2日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