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水利署与农委会农水署近日再度公告明年嘉南地区灌区内的一期稻作停灌,初估影响约1.8万公顷,而若水情再不乐观,明年停灌面积上看8万公顷,水利署近日表示「规划在全台增建3座水库」,但环团今天指出,再多的水库无法换来更多的水,应该把水价反应在用水量上、尽速开徵耗水费,以促进工业用水节水。
立委陈椒华表示,缺水不是今年的问题,在过去几年就有迹可循,未来也可能会有长期缺水的现象,立法院在2016年通过要求月用水量大于1000度的用户,附徵10%至30%的水费,预估一年可开徵约13亿元、减少约9000吨用水,但经济部至今不开徵,仅一再强调要沟通再沟通。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执行长吴碧霜说,每逢缺水时期,总有拥戴水库派提出兴建水库的政策,但台湾水库的问题是上游水土保持欠佳,造成水库淤积,「盖再多的水库都没用」。
地球公民基金会宋沅臻指出,开源之余,政府应祭出节水的政策,关键的问题在于「水价合理化」,低廉的水价使国人的每日人均用水偏高,据国际水资源协会2015年统计,台湾是自来水用量世界第二的国家,超量使用的人应付出较高的水价。
立委邱显智指出,森林畜水量比人工水库更多、效益更大,也符合永续发展的标,但不少水库集水区却因为长期开发,让各地水库面临上游水土保持不佳、超限利用的问题,难以发挥水土保持的成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