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游文玫专栏】12月4日出席国立歷史博物馆于市长官邸艺文沙龙所举办的「勇敢的第一部《台湾美术史辞典1.0》新书发表会」,廖新田馆长还设计巧思,安排在现场展示歷史博物馆典藏的重要古物,张大千于1970年创作的《夏山云瀑》。
参与计划的学者包括李钦贤、盛铠、黄冬富、赖明珠,并由廖仁义教授作总校订,廖新田馆长在致词时特别提到廖仁义教授校订工作期间正逢开刀住院,这本辞典的校正廖教授是在医院病房中完成,精神令人感动。
《台湾美术史辞典1.0》收录台湾从清代至2020年的已故重要美术人物,以及团体、机构、事件等200则辞目,辞目范围则从与台湾有关的歷史人物甘国宝(1709-1776),到近年成立的台南市美术馆,并附上年表与183帧彩图提供查找及阅览。
在台湾出版的文化相关辞典脉络,从最早的1981年艺术家出版社的《美术大辞典》,1982年雄狮图书出版《西洋美术辞典》,1989年雄狮图书接着出版《中国美术辞典》,但前述这些出版品都没有出现与台湾有关的美术辞目。
直到台师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于2004年出版的《台湾文化辞典》、2008年文建会(文化部)出版的《台湾大百科》,才开始出现台湾艺术辞目。
中华民国画廊协会对于艺术产业发展的歷史资料保存,以民间的力量亦进行了27年,2010年6月协会成立第一个附属机构「台北艺术产经研究室(TAERCentre)」,2011年至2014年进行《台湾画廊产业发展之口述歷史採集计划》;2017年开始启动《台湾画廊产业史料库计划》,其下分为数位典藏、实体典藏、专题研究、展示教育四个工作项目;另于2020年陆续进行《台湾画廊产业史年表出版计划》。
对于台湾艺术脉络的整理,无论是出版辞典工具书,或是从产业角度线上、实体、出版等积极行动,都在在证明台湾美术史在全球并未缺席。
公部门从责任感出发,画廊协会等民间团体受使命感驱动,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一起走过歷史、纪录歷史。
作者为台北市身心障碍服务推展协会理事长、具有专业证照艺术品拍卖官、中华民国画廊协会秘书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