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约有1万多人死于脑中风,但你知道吗?脑中风不只会发生在三高族群身上,台北荣总近日发现,国内约有23万人拥有单基因遗传性脑中风的致病基因NOTCH3 R544C,其中以闽南人居多,神经医学中心周边神经科主任李宜中表示,拥有致病基因NOTCH3 R544C者会比一般人增加11倍的脑血管阻塞中风机率,建议有脑中风家族史的民眾可进行基因检测,或进行磁振造影MRI的检查,若是早期服药几乎可恢復一般生活。
本次研究计画主持人为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王署君,率领三位周边神经科医师李宜中、锺芷萍、廖翊筑共同执行,研究计画歷时10多年,终于在今年1月7日开花结果,获刊在神经医学界顶尖学术期刊「Neurology」中,并被台湾脑中风学会评为年度优秀论文奖特优。
锺芷萍表示,此研究可说是全球首例,发现带有遗传性脑中风致病基因NOTCH3 R544C者以大陆、台湾的闽南人、济州岛人居多,这些人平常可能与常人无异没有任何病症,也非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但却因基因突变造成脑白质病变而未察觉,若持续不服药治疗,中年以后可能会有大中风、失智、脑出血等风险。
研究团队分析台湾人体生物资料库中6488位70岁以下健康民眾,发现共有56位带有NOTCH3 R544C基因突变,比例约0.9%,进一步分析发现这56位中有53人祖籍为闽南,锺芷萍说从大陆当地的研究资料也显示,闽南人NOTCH3 R544C基因突变比例偏高,亦有韩国报导曾指出,济州岛人也有类似情形,推估是因三地民族的血缘相近所致。
李宜中指出,2006至2017年间北荣共收治200位脑中风病患,发现4分之3都带有NOTCH3 R544C突变基因,3分之2都有中风家族病史,平均发病年龄在56.8岁,病症以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占8成,智能障碍占4成6,行走困难、脑出血约占1成6,其他则还有偏头痛、癫痫。
李宜中说,脑中风目前无法根治,但透过抗血栓药物仍可达不错的控制效果,56岁的病友宗小姐表示,自己大约是在1年多前发病,脸部、手脚都会有类似蚂蚁咬的麻感,夜晚难以入眠,且长期监测身体数值并无三高,血压还有些偏低,因此一开始没想到会是脑神经的病变,后来经转介来到周边神经科看诊,照过磁振造影才发现自己早有脑中风。
宗小姐指出,经一年多的服药治疗,目前脸部、手脚的麻感已退去,夜晚也能够好好入眠,李宜中也说,经2次的磁振造影追踪发现,宗小姐的脑白质病变已获控制,显示出提早发现、提早治疗的价值。
李宜中提醒,脑中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范围从20岁到86岁都有,因此即便是2、30岁的年轻人,若有NOTCH3 R544C基因突变,仍可能已发生脑中风,建议有家族史的民眾可透过基因检测了解罹患脑中风的风险,平常也需注意饮食与生活习惯,来提前预防脑中风发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