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诚(PwC)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台商应盘点过往中国大陆投资事业被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风险并积极改善,同时也要审慎规划布局中国大陆内销市场策略,像是负面清单的影响、总部设立选址、内销据点以子公司、分公司或办事处等不同组织型态利弊,以及境内服务型企业的定位和关联交易的订价规划等。
此外,台商也可评估申请设立服务型企业的租税优惠可行性,像是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服务外包企业等,同时也可比较中国大陆各地产业聚落的招商政策。
目前外资赴中国大陆投资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等三类。各负面清单项目不大相同,但都属国家级统一清单,并採逐年动态调整。
资诚两岸商务与税务服务会计师徐丞毅表示,负面清单是指法令不允许的投资业务。而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均可依法平等进入,也就是法律无禁止即可做。
在当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台商赴中国大陆如果投资于非自贸区,应先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如果是要到自贸区设点,则先看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因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全国一致待遇,不论内外资,设立地点,所以先确认投资地点再厘清是否有行业限制是比较恰当的评估方式。
目前中国大陆国务院已批准的21个自贸区各有侧重的产业发展聚落,及相关配套财税补贴、人才奖励措施。过去台商认为看得到吃不到的奖励补贴政策,将有机会藉着打破隐性壁垒的负面清单,站在更为平等的起跑点。
徐丞毅举例,上海自贸区的临港片区偏重生物医药、AI及半导体产业等行业,并积极吸引这些产业的指标性跨国企业落地设立地区型总部,给予财政返还、租金、人才落户等补贴;大湾区的广州南沙也针对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先进制造给予各种奖励;还有海南自贸港,也在相关鼓励产业陆续明确后,让入驻企业享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关税的减免。各地招商引资政策也可能同时竞逐具发展前景行业,因此虽然都是国家级政策,但投资前多比较才能享受更好的优惠。
徐丞毅表示,由于中国大陆近年来劳动力难求、工资节节上涨以及环保工安成本增加,加速不少台商处分既有厂房转移阵地到东南亚,但仍有些台商选择只处分部分投资,其他投资则朝高附加价值制造以及更多元的服务产业发展。
然而,未来中国大陆市场监管部门也会加强对经营行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例如针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企业,在还没解决前,也可能会被限制或禁止准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