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延烧让国人更加注重手部的清洁与卫生,与此同时,相继有民眾抱怨手部常会莫名地冒出奇痒无比的红疹。臺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皮肤科医师蒋承臻指出,这很有可能是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的症状。手部的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过往好发在家庭主妇、清洁人员和医护人员等身上,这和他们的工作得经常碰水、接触清洁剂息息相关。
蒋承臻表示,近来皮肤科门诊因「富贵手」而上门的病患激增,推敲和民眾落实勤洗手、洗手次数变多有关。如果使用的清洁剂又是较具刺激性的,则对手部的伤害会变本加厉,甚至产生乾裂脱皮的现象。针对此有人不禁疑惑,为何以前日常洗手不会遭致如此严重的结果呢?事实上,我们的皮肤是需要油质来作为保护的屏障。
疫情之前我们双手或许只是用水清洗罢了,所以即使经过多次的清洗也无大碍,如今疫情肆虐,我们以清洁剂取代清水洗手,无形中皮肤的屏障遭到破坏,这使得清洁剂等刺激物更容易引发皮肤的不适,再加上台湾冬季气候一
般较为乾燥,凡此种种因素更弱化我们皮肤的屏障。
市面上清洁剂百百种,到底要使用哪一种最适合我们自己呢?蒋承臻建议,民眾若怀疑自己有特定的接触过敏原,可到皮肤科做贴肤测试。北市联医有28种常见过敏原可测试,帮民眾找出过敏原。此外,建议民眾使用标示为低致敏性的清洁剂来洗手,同时尽量以温水取代冷、热水,洗手后要确实擦乾双手,再涂上护手霜。在生活中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直接接触,例如洗碗、拖地等时,请戴上橡胶手套,这正是保护双手的撇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