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寒流昨抵台,全台各地低温都跌破10度,也带动「冷商机」,许多人会选择购买发热衣保暖,医师提醒,发热衣虽有御寒效果,并非人人都适合,有4种人恐愈穿愈痒。
秋冬季节变换,天气忽冷忽热,有家长怕孩子晚上睡觉踢被子着凉,为孩子穿上发热衣,结果细嫩的皮肤冒出一堆疹子,红肿发痒很难受。臺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皮肤科主任李孟穗提醒,发热衣较适合在10℃以下的低温穿着,而新陈代谢快、有异位性皮肤炎、乾性肤质的人并不适合穿,建议採「洋葱式」穿法来保暖,因此有4种人不建议穿着发热衣。
第一种,新陈代谢快。李孟穗表示容易流汗及新陈代谢快的小朋友及年轻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气穿发热衣,可能因汗水闷在衣服里及皮肤温度上升,而产生汗斑或发痒起疹。
另外,穿发热裤同样会因温度太高,容易长股癣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处温度太高,会影响生育能力,不建议穿发热裤。
第二种,痘痘肌。李孟穗指出,若肌肤是属于易出油、冒痘或有毛囊炎的人,穿发热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而通常长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痒又痛,比脸上的青春痘难治疗,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
第三种,异位性皮肤炎。这类的人原本就对温度调控较慢及皮肤敏感,穿上发热衣一流汗,会更痒更刺,导致抓得更厉害。
第四种,冬季痒。冬天好发冬季痒,皮肤又乾又痒,常发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发热衣,可能引发「灾难」,皮肤乾燥脱屑闷在发热衣里,加上皮肤温度上升,全身会刺痒不舒服。建议勤擦保湿乳液,改善皮肤乾燥以缓解症状。
李孟穗说,臺湾冬天不像欧美严寒,进到室内还有20℃左右,穿着发热衣会让体温太高而不舒服。建议採取「洋葱式」多层次穿法,贴身衣物选择棉质及侧边无接缝圆筒织法,外层加上毛衣、防风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进入室内就很方便脱除。
李孟穗补充表示,机车族御寒重点在于最外层,选择好穿脱的防风外套,会比发热衣有效。此外,家长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觉如果穿发热衣再盖被,应该会因皮肤温度太高而睡不好,只要穿棉质长袖长裤,加上肚围即可保暖。
另外,不少女性也会穿着雪靴虽保暖,但靴内温度高,如果本身已有香港脚、灰指甲等问题,就等于给霉菌良好的生长环境,且臺湾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进水,反加速霉菌滋长,加上部分人穿雪靴不穿袜,雪靴又不常洗,霉菌便一直窝在靴内,造成反覆感染。
李孟穗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袜子,如果脚趾甲有霉菌,掉在袜子里,袜子可常常汰换,但鞋子很少洗,容易成为霉菌温床,反覆穿、反覆感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