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30岁到40岁时,座右铭就是两个字─任真。
「任真」就是「让自己真诚」。
那时,我懂得了儒家思想的关键就是真诚。什么是真诚?真诚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是缺乏修养的表现,不是真诚。
真诚,就是要像一些宋朝学者那样,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有个比喻很生动,像猫捉老鼠一样全神贯注,注意到一点点动静,就像把自己的心放在手上那样敏感。对自己说的话,以及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都要努力做到「发而皆中节」,做到适度。
真诚,对自己来说,就是要让自己的情感发而皆中节;对待别人,就是尽量不要敷衍,连表情都是。
30岁到40岁的10年正好是人生奋斗的关键时期,你自身的人格特质、社会对你的瞭解与评价,都会在此期间初步成形。
如果不真诚,人活着还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因此,人要学着做自己,同时,绝不轻易伤害别人或让别人为难。
让自己真诚,在言行方面需要有高度的修养,所以,「任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我就把它当作座右铭,一直激励自己。10年下来,我觉得自己有了一点点成绩,可以说自己是一个成年人了。
(巨川/摘自微信公眾号「傅佩荣国学馆」)
本文作者:傅佩荣
(本文摘自《读者杂志1月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