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粮署端出10亿元的「农机补助金」,农民若以个人名义申请,可获得3分之1(33%)购买农机费用的现金补助;若加入机耕协会透过协会申请,现金补助则提高到40%,条件是在汛期(每年5至11月)必须配合政府调度,协助抢收农粮,但近期却爆发协会收受「乐捐」的陋习,引起各地农民反弹。
本刊记者实际走访云林农家,农民「阿清」(化名)不满地指出,当初透过机耕协会申请补助,买了一辆新农机,云林机耕协会理事长张秋田却直接将本票摊在他的面前,逼他自愿「乐捐」,「那天去验车,他们威胁我,不签本票就没有补助。我那时询问理事长(张秋田)这笔捐款要怎么用?他都避而不答,只说『不签没关系,那就别领补助』,我只能乖乖签字,直到农粮署发公文要求机耕协会退款,机耕协会才将本票还给我,我明明不甘不愿签了本票,机耕协会还好意思说这叫『乐捐』?」
一位机耕协会理监事更透露,张秋田在2018年8月30日上任以来,就存在帐目不清的疑虑,去年有会员忍不住向机耕联合会陈情后,联合会秘书长王凤英衔命「协助指导财务整理」,12月18日会员才收到帐册,「不过,帐册(决算书)却没看见『乐捐』的项目,根据我们估计,2019年疑有近6百万元的『乐捐』去向不明。」
「若非有人一状告到机耕联合会,我们可能拿不到帐册,完全不知道云林机耕协会的花费明细。」该理监事透露,理监事过去要查帐,张秋田总以「会费和入会费陆续在收」、「帐本还在整理」为由不愿公布。
面对指控,张秋田澄清,「乐捐」是专款专用,并不是所有会员都有缴纳,所以决算书才没有「乐捐」的项目。「过去都会针对有赞助(乐捐)的会员召开座谈会,公布经费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农机保险、旅游补贴等,未来将遵照农粮署来函,办理退款。」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