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妈妈好几个月来感到肩膀疼痛,甚至痛到睡不着,更是没办法做家事,到復健科诊所就医,经过肩膀关节的理学检查,搭配超音波诊断,发现居然是肩膀旋转肌断裂。林妈妈不好意思地说,以前都没有运动,几个月前买了健身环,因为太好玩,一周玩好几次,一个月后左边肩膀开始疼痛,没想到后来连右肩也开始痛,休息也不见好转。后经过治疗与復健才渐渐康復。
●年纪大退化、运动不当 容易旋转肌袖撕裂
收治案例的復健科医师卓彦廷表示,旋转肌袖撕裂伤(rotator cuff tear)是最常造成肩痛的原因之一,受伤主因为创伤性及退化性撕裂。旋转肌为肩膀出力的主要肌肉,合称旋转肌袖复合体,包含四条肌肉的肌腱(肩胛下肌、肩胛脊上肌/冈上肌、肩胛脊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常见的撕裂伤最常出现在肩胛脊上肌/冈上肌。
肩旋转肌撕裂的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于40岁的患者,全厚度撕裂伤不常见,如果因退化或使用不当,造成肌腱变薄和磨损则又更容易导致撕裂。台湾运动医学学会副秘书长暨土城长庚復健科主治医师林杏青指出,除了年龄之外,糖尿病、钙化性肌腱炎也会增加风险。
●居家运动、健身环 无法提供个别训练易受伤
运动训练不当、姿势不良也是受伤的原因,若没有评估自身的肌力程度,或一直在错误的动作下运动未及时修正,都有可能导致受伤。随着疫情蔓延,许多人以在家自行运动取代专业人士指导,却训练概念又不够正确,就容易受伤。卓彦廷医师表示,像健身环这种智能互动科技,并没有办法提供个别化训练量、训练姿势的建议,也无法提示错误,提醒受伤,更需要小心。
●活动时、夜间、侧躺时疼痛 应就诊
如果肩膀活动时疼痛、甚至夜间疼痛、侧躺挤压时疼痛,都有可能是旋转肌受伤。林杏青医师说明,可以透过动作测试、超音波检查、或X光和核磁共振,诊断受伤的状态及排除其他问题,以便安排后续治疗。依疼痛和疾病种状态不同,给予训练动作建议,并透过电疗、热疗及注射性治疗改善疼痛及生活品质,使用增生疗法注射、自体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注射(PRP)、羊膜注射等也都有部分证据显示有帮助修补肌腱。
根据美国骨科医学会的建议,超过3公分的撕裂伤或是治疗超过半年没有改善,可以考虑手术。除了大裂伤合併小圆肌、肩胛下肌、或肌肉肌腱交界处撕裂伤,及巨大撕裂伤可能要开放性手术介入之外,大部分都可以关节镜或是微创治疗。术后仍建议復健,训练修补过的肌腱。
●居家復健帮助肌腱生长 建议哑铃稍有重量、动作组数少
患者可居家进行基础旋转肌训练,林杏青医师示范,在不引起进一步疼痛的范围内,以水瓶装水当作哑铃,做前后左右和侧向挥举,过程中维持挺胸、不过度耸肩的姿势。重量和反覆次数依照受伤的严重程度和疼痛做调整,但避免以几乎无重量执行一百下的方式,稍有重量但反覆次数少较能注意姿势标准,也较容易刺激肌肉肌腱的生长修补。(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