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美代表萧美琴获邀出席美国总统拜登的就职典礼,绿营称是台美关系重大突破,而蓝营则质疑绿营的说法有膨风嫌疑。前立委陈学圣直言,把观礼夸大成跨时代的里程碑,是不瞭解外交工作的辛苦,而对于萧美琴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但焦点最后却落在有没有邀请函,他也感到十分不解。
陈学圣今(24日)在脸书上表示,驻美代表萧美琴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最后焦点竟落到「邀请函门」事件,令人感到很不可思议,「有没有,就拿出来,一翻两瞪眼,让说错话的一方马上闭嘴,不就结了?为何要变成各说各话的罗生门?真的很不懂」。
陈学圣指出,台湾每四年组团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已是常态,而对驻美代表处的同仁而言,却更是一场硬仗,因为国内的贵宾团成员主要是立委和县市长,平常在国内都受到尊荣对待,事前都不知道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那么辛苦,要冒着寒风在户外参加典礼,而且还没有划座位。
为了抢到较前面的好座位,让国内贵宾看得比较清楚,陈学圣透露,驻美代表处同仁一大早就要到现场去占座位,等到贵宾们抵达后,再和他们交换座位,而贵宾们的座位要如何安排,其中也大有学问。
最后,陈学圣也说,外交工作是涓涓细流,是在很多人的幕后努力,很多的累积中,才慢慢看得到一些改变,「说要夸大到一场观礼,就是划时代的里程碑,真的是不瞭解外交工作实务的辛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