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区农业改良场生物防治分场,成功活化园区内苗栗县歷史建筑「原大湖蚕业改良场建筑群」,将老旧仓库布置成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室,近期开放机关团体预约参观,助理研究员李怡蓓表示,展示室分为3大主题分别为天敌昆虫、微生物活菌及草莓新品种研发,传递科普知识也守护歷史文化。
原大湖蚕业改良场建筑群建于日据时代,2017年正式登录为苗栗县歷史建筑,过去因实验场域不开放民眾参观,藏身园区内的歷史建筑鲜少人知,暂时做为仓库,农改场去年配合农委会环境教育政策,开放民眾自由进出园区后,也规画歷史建筑再利用,去年底完工。
李怡蓓指出,歷史建筑有人气、有人管理,才不会一直衰败下去,活化日式歷史建筑做为展示室,一方面改善原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也能守望歷史建筑,若有损坏可即时提报文观局争取经费修缮。
生物防治分场早年是蚕丝改良场,歷史建筑「原大湖蚕业改良场建筑群」是当年的蚕室,蚕业没落后,转而研究农业天敌昆虫,閒置的日式建筑群内摆放最新的研究成果,布展不影响建筑结构,外观能维持原有建筑样貌。
生物防治分场在展示室设置Q版基徵草蛉意象,营造打卡点,展示内容不仅生动活泼,也兼具知识与趣味性。李怡蓓说,机关团体行文至生物防治分场预约参观,分场除了将安排人员导览解说,还会展示活体,为偏乡增添1处科普户外教学场,学子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更了解大湖在地产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