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年代,让各乐团年度计画乱了套,国外音乐家来不了,经常需要临时请人代打演出,从去年到现在,有为数不少的音乐会是由台湾音乐家临危受命完成。近期钢琴家陈毓襄和林冠廷,更是挑战不可能的任务,为俄国钢琴大师马祖耶夫筹备多时的曲目代打,一天内完成拉赫曼尼诺夫四首钢琴协奏曲,加上一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可说是创下国内音乐会记录,令现场观眾为之沸腾。
演出现场有如音乐马拉松,也像是国际音乐大赛现场,从下午弹到黑夜,一天内两场音乐会,曲目一首比一首曲目还要吃重,从第一号、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第二号到第三号,陈毓襄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施展力度,如水般柔软,却可滴水穿石,直至最后一首第三号,可说是卯足了全力,挥洒作曲家笔下的壮阔天地。林冠廷的表现同样令人惊艷,他演奏第四号,技巧游刃有余,自信从容,指尖自有一方天地。
拉赫曼尼诺夫的四首钢琴协奏曲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皆有各自的困难度,不管是演奏技巧、乐感、持续力和速度,在在挑战一名钢琴家的实力,琴键上的大跳与超出12度(指超出12个琴键的距离)的写作,更是考验不同钢琴家先天手掌大小的条件。
这套曲目过去国外钢琴家来台,大多会分次完成演奏,如2013年来台的伽佛利佑克,就分成两天弹完。这次原定的马祖耶夫,原本也是要展现超技表现,挑战不可能,而这项不可能,在疫情之下,由台湾音乐家接下任务。
然而,台湾音乐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绝非一朝一夕,陈毓襄师承钢琴家波哥雷里奇与其夫人凯泽拉丝,这对钢琴家夫妇,从不公开传艺,但他们把承袭自作曲家李斯特的独门演奏技法,传给了陈毓襄,他们安排陈毓襄住在自家练琴、上课,日以继夜,像是在训练秘密武器,要弹出世界上最精致、最响亮、最丰沛,最对的声音。这早年的训练,让陈毓襄有充足的耐力和条件,吃下这项挑战。
林冠廷同样耕耘多时,他留学俄国,拥有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室内乐最高演奏文凭双博士学位,曾以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拿下圣彼得堡钢琴大赛首奖,去年9月才从国立台湾交响乐团服替代役退伍,正是要伸展手脚的时刻,这次的表现有目共睹。
疫情年代,是最坏的年代,却也可能是最好的年代,观眾因而有机会,开始真正关注台湾音乐家的动态,实属乐迷之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