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疾病不仅是口腔问题,如果鼻窦遭细菌贯穿产生发炎,也可能导致鼻塞、鼻涕倒流等鼻过敏反应!正常情况下,牙齿会被1层健康的牙周组织如牙骨膜、牙床骨包覆,如果牙齿牙根有裂痕,或牙周、牙髓受到感染,上颚牙根又很靠近鼻窦底部,细菌就有机会互相流窜,造成牙齿与鼻窦持续发炎。直到牙齿损裂严重无法拯救,就需拔除坏牙,往往在去除病源之后,鼻病等症状也就不药而癒了。
前立法委员李俊毅就是这样的例子,曾因为右侧上颚小臼齿旁冒出脓包并感觉闷痛而就诊,该牙齿20多年前已抽过神经、做过根管治疗,牙医师吴碧礽研判,脓包反覆冒出恐源自细菌滋生或牙根断裂造成的发炎现象,加上他又有抽菸习惯,于是建议将坏牙拔除,进行积极治疗。
吴碧礽指出,将李委员的牙齿拔除后发现,不仅牙龈外侧长脓包,牙髓腔内也长了个黑色大脓包,小臼齿的牙根骨头已被细菌侵蚀,连带殃及邻近的犬齿牙根也外露,治疗过程中费了番功夫才将牙床骨感染源和菸垢仔细刮除乾净,然后将与鼻窦相通的缺口以骨粉填补完成,再植入植体,顺利装上临时假牙。
由于当天採「即拔即植」的治疗方式,翌日除了清创后的植牙伤口仍感到稍微疼痛外,原本缠身许久无法根治的鼻过敏、喉咙卡痰以及右耳杂音症状,隔天早上竟不药而癒,成为他治疗牙病后的意外收穫。
吴碧礽医师说,李委员的例子应该是「即拔即植」,清创完毕又即时用植体堵住口鼻相通的洞口,才让鼻子的症状即时得以改善!
以往从拔牙、补骨到植牙的3个步骤,前后至少需费时半年以上,在拔牙当下立即植牙,不仅能毕其功于一役,病患也不需一再承受手术的不适。拥有20年即拔即植丰富临床经验的吴碧礽医师表示,植牙必须顾及对向牙齿的高度与牙床骨是否足够的问题,选择在拔除牙齿当下立即植牙会是最佳咬合位置,如果牙床骨头状况良好,就能立即装上临时假牙;若骨头比较薄需补骨就要等待半年让骨头生长完整后,再装上假牙,植牙会比较稳固。
植牙日益普遍,植体种类也相当多元,针对上颚鼻骨比较薄、或是牙根长在鼻窦内的患者,牙根持续发炎后就容易穿破鼻骨和鼻膜,除了治疗时要再填补骨粉外,植牙时还须特别小心预留牙齿与鼻腔间的安全距离。
吴碧礽提醒,临床上有许多病患往往等到牙齿出现症状、感觉疼痛等才来就医,平时应养成定期看牙医、半年洗1次牙的习惯,藉由回诊能及时发现牙齿问题,就能尽早治疗、妥善处理。(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