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上周外资对大陆股市净流入22.61亿美元,对印度股市净流入7.32亿美元,是在一月底美股大跌之后,连续第三周买进大陆与印度股市;但对东北亚的台股与韩股,外资在上周的动作却是一买一卖,台股在上周吸引了3.19亿美元的外资回补,大盘也上涨3.41%,但韩股出现外资卖超6.35亿美元,上周仅小涨0.22%。

除了越南以外,其余东协股市在上周都面临外资净流出,股市表现也是跌多涨少。不过分析外资净流出数据,可发现连续两周以来,外资对当地股市的卖超金额都在1亿美元以内,可见外资对东协股市仅是技术面的调节,并未出现基本面看法的调整。

摩根投信市场洞察团队环球市场策略师林雅慧表示,虽然上周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快速反弹到1.33%,但预期这样的通膨并不会引发经济过热;根据歷史经验,美国经济过热的前题必须是充分就业,而且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带动核心通膨,但目前美国通膨主要反应在医疗与教育开销上,并未扩及到其他产业与生活领域。再加上受疫情影响,美国当地的就业市场依然疲弱,所以即便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攀升已来到疫情爆发前水位,但要引发就业通膨并让美国联准会更动利率决策,预期这情况今年内并不容易发生。

林雅慧指出,现在通膨之所以会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话题,主因是目前相关的通膨数据,无法反应到底是由需求面推升、还是由技术面导致;目前全球各国仍受限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而实施边境管制,通膨虽要关注,但不是当前最大的风险;再加上各国政府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依旧宽松,对股票投资人来说,当前的投资环境仍有利可图。

摩根亚洲型基金产品经理张致寧分析,当前全球对各类型晶片的需求热度有增无减,受美国对大陆晶片出口禁令的影响,大陆也加快了晶片自主化的脚步,自去年起更从台湾、韩国与日本等地大量进口电脑晶片与制造设备,总金额达3,800亿元,占2020年大陆全年进口金额的18%,更推升台湾元月份电子零组件出口总额创下歷年新高,也带动韩国在二月份前十日的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增69.1%。

张致寧表示,全球当前的晶片短缺已从电子消费品领域扩大到车用领域,但唯有亚洲相关的晶圆代工业者与供应链具备订价优势,在全球、特别是大陆需求的推升下,这些都将带动中国与东北亚股市的投资后市,无论通膨是否改变美国联准会未来的利率决策,亚洲成长股在未来都将获得显着的投资机会。

#全球 #通膨 #亿美 #当前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