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队时报》报导,试行已1年的美陆战队新版年度步枪专长鑑定(ARQ),2021年10月将正式适用于全陆战队现役单位。相较于传统旧制,新制更强调与真实战场接轨,难度也大幅提升。依据受测者取得的成绩,将以特等射手、一等射手与二等射手,区分受测者射击能力。
在新制中,由胸部形成的本垒板形区域,以及脸部中央形成的棺材形区域,为致命区。直接命中致命区才视作命中,而越偏离此一区域则依序判定为失能、压制与脱靶。
陆战队解释,这项修订是依据2018年作战分析的结果。在实际战场上,官兵虽击中敌人,但往往出现「致命性落差」,即虽然打中移动中的目标或人类,但却无法使对方失能而继续朝官兵衝来。因此,陆战队官兵在新制中必须击中致命区方为命中,仅划伤肩膀、手臂、脸颊将视为脱靶。
报导中指出,新版ARQ让鑑测和真实战斗相近。陆战队先于500码射击线射击,然后依序于300码、200码、与100码射击线进行测验,再进行25码与25至15码近射,最后由100码、200码、300码、500码射击线依序射击。
在新制的每一站中,士兵必须完成标靶射击与特殊训练。特殊训练共分3关卡。在第一关中,陆战队士兵需在25码的距离射击2发命中胸部,然后1发命中头部,总共4轮。
在第二关中,陆战队士兵需连击2发并命中第1个标靶的胸部,再2发命中第2个标靶的胸部,然后1发射击第2个标靶的头部,最后再对第1个标靶射击头部。总共射击4轮。
在第三关中,士兵站立于25码射击线。当听闻「前进」口令,士兵走向标靶并射击胸部2次、头部1次,总共2轮。
标靶射击则分为以下项目:25码立射头部,共6发;100码8秒移动靶射击。士兵必须自7种方位,以跪射或立射各射击2发;100码固定靶射击。士兵需在8秒内以立射或跪射,射击固定靶2次,共7轮;200码移动靶射击,内容与100码移动靶相同;200码固定靶射击,内容与100码固定靶相同,但射击时间为10秒;300码固定靶射击。士兵可选择立射、跪射或卧射,在15秒内射击固定把2次,共8轮;500码射击。士兵以立射或卧射在45秒内射击5发,共8轮。
依据得分结果,射手共分3个等级,分别为:特等射手,指射手可在各种想定、距离与姿势下,对威胁击出致命一击;一等射手,指射手可在大部份的想定、距离与姿势下,对威胁击出致命一击;二等射手,指射手可在某些想定、距离与姿势下,对威胁击出致命一击。
相较于旧制65%的士兵可取得ARQ资格,仅6%的人失格;根据2020年1整年的试行期间数与,仅有6%的士兵取得ARQ资格,近10%的官兵无法过关,显示鑑测难度大幅提升。当然,及格率过低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准备时间不足,无法熟悉新制度有关。
此外,新制中取消坐射,原因在于高层认为实际战斗中,坐射的实用性不高而将之取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