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吃紧,立委22日在立法院质疑农业用水占七成,有重分配的必要,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回应指出,农业用水有涵养地下水用途,无法单纯从帐面数字看出来。
农委会官员补充指出,农业用水有近7成是取自河川水及地面水,如果不取用,大部分也是流入大海或蒸发,取自水库及地下水各只占约13%及17%。农委会指出,农业用水不只是为了灌溉,还兼具生态及生活机能效益,包括蓄留洪水、涵养地下水源、减轻地层下陷社会成本、净化空气与水质、增加农村休閒游憩及优质景观等。
立法院经济委员会22日邀陈吉仲就「农业水资源调度及利用效率问题、中南部灌溉用水『供四停四』问题检讨」进行报告。他指出,目前农地灌溉区有5462公顷,灌溉区外有37万公顷,还有18万公顷是有水源的,为了提升灌溉效率,蓄更多的水量,以及减缓供水压力,已经着手进行强化管路灌溉设施、调蓄设施等工程的兴建。
陈吉仲说,农委会也从2021年1期作起,推出稻作4选3,鼓励稻农在4个期作中,至少1期作办理转作或生产环境维护措施。依据资料显示,2003年至2018年间农业灌溉用水平均约112亿吨,已接近灌溉用水量低标106.3亿吨,也比用水量高峰时期,平均减少27亿吨。
为因应极端气候可能成为常态,陈吉仲指出,拟定了短、中、长期三大策略,包括短期「辅导农民节水调适作为」,主要措施为办理节水教育训练、推动示范场域、推广节水设施;中期「加强计画性用水方案」,主要措施为实施加强引水蓄水设施、大区轮作制度、精准灌溉等,长期则为「提升农业耐旱韧性」,主要措施为加强涵养山坡地水源、布建智慧灌溉系统、研发耐旱品种、扩大农业保险等各项措施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