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教署近年大力推动「新住民子女国际交流」,鼓励学校安排新住民子女透过互访活动,促进校际文化交流。但受到疫情影响,教育部鼓励参与学校转为视讯交流,透过语文强化课程、东南亚文化等议题讨论,维持国际交流效益,进而扎根培育国际人才。
新住民家庭由不同文化族群的父母组成,拥有双语、多元文化等背景,若其子女能承袭父母语言、文化优势,将成为具备国际移动竞争力的人才。
教育部国教署推动「新住民子女国际交流活动」自106年起实施至今获得多校响应,109年因受疫情影响,教育部鼓励学校与东南亚国家改採视讯交流,以达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及接轨世界的机会。
以国立员林高中为例,该校与印尼NSA(星辰高校)进行双边视讯交流,配合时事互相分享防疫措施,印尼同学说明在家上课期间如何与同学互动,员林高中学生则介绍学校的防疫措施、运动会的准备,甚至台湾独有的妈祖进香遶境等活动如何在疫情期间继续进行,彼此加油打气及维繫友好的情谊。
国立澎湖高级海事水产职业学校于109学年第1学期与越南塔尔曼高中及裴氏春高中进行视讯交流,除以对方国家语言进行自我介绍,交流过程中学生更以越语、英语及中文进行双边歷史文化及地理环境、两校特色及所属区域人文环境的介绍及讨论等活动,双方学生更是期许未来能互访交流延续情谊。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学校运用视讯进行多元创意的新型态国际交流,未来疫情趋缓再结合出国互访,透过不断沟通及了解彼此需求,增加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外语沟通能力及建立国际人脉,并进一步吸引外国学生来台就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