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体育署近年推动「多元运动」,在各级学校推动体育运动种类,提出「一人一运动、一校一团队」的政策目标,好逐年提升学生规律运动人口,目前已见初步成效,去年首办「区域运动联赛」,立刻获得7县市响应,带动邻近学校更多互动连结与技术交流,并整合体育运动资源,协助学校加强基层运动人才培育。
早期学校体育运动多以球类为主,在科技影响及体育课程发展自主风潮下,体育课程教材编撰或运动社团的种类,逐渐朝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专业自主,加上结合各校各地人文、环境等条件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早已迈入一个运动种类多元发展、多元教育目标的阶段,体育课不再只有跑步、打球等选项。
为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运动,体育署特别推广「民俗体育」,歷年委托国立台南大学办理民俗体育竞赛,项目包含扯铃、陀螺、踢毽、跳绳等11种项目,每年逾5000位学生参与,这些动态的精致身体活动与内涵堪称各地文化的菁华,也是台湾文化的骄傲,在全球化的今天,希望能透过学生的参与,以传统文化为根,注入创新能量打造民俗体育新魅力。
体育署更于去年度起,首度跳脱以往单一全国赛模式,推动「区域运动联赛」,辅导有意共同推动区域运动联赛的大专校院或县市政府规划办理模式,并借助单项运动协会专业提供赛事服务,提升学生以赛代训的机会,培养实战经验,获得高雄、桃园、台东、云林、屏东、嘉义、台中等七县市支持,推动了卡巴迪、滑轮溜冰、藤球、击剑、软网、橄榄球、举重、角力等项目的区域联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