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清水区大杨国小歷经4次迁校,28日举行100周年校庆大会,邀请在地耆老及退休老师,回忆当年生活与学习点滴,逐年完成校史绘本「顶三庄上的小学」。市长卢秀燕表示,大杨国小歷经4次迁校洗炼,创下搬迁最多次纪录,不论多少挑战,大杨人都发挥不屈不饶精神。
今日出席包括市长卢秀燕、教育局长杨振升、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市议员王立任、校长陈盈达等、逾1500位杰出贡献校友们、清水区长蔡庆生、市政顾问江锦镕、黄永录、及在地多位里长皆到场欢庆。
市长卢秀燕与全校师生共同吹蜡烛切蛋糕庆祝。她提到,教育是国家重要的场域,市府持续关心教育,祝福大杨国小盘基永固、校运昌隆、再创百年新猷。
卢秀燕指出,大杨国小在国语文教育向下扎根,投稿国语日报皆有优秀成绩。去年邀请大杨师生至市府喝下午茶,了解学生们学习歷程,令她十分感动,感谢歷任校长、教职员工、校友和家长会共同打造优质幸福的学校。
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提到,大杨国小面临多次迁校,期望透过校园周边发展,让师生稳固根基,安心上学,祝福大杨国小生日快乐,持续孕育人才。
大杨国小校长陈盈达表示,大杨国小跨越1世纪,歷经4次迁校、5次校舍重建,校方除编印校史绘本、建构语文课程外,也积极鼓励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的经验化成文字,投稿国语日报,朝向「上报百篇庆百岁」目标迈进,并盼与地方合作整合资源,全力打造更优质的教学团队及学习环境,让学校能够被看见,期待以精致、活力、创新的学校愿景继续向前迈进,为国家社会造就人才。
教育局指出,大杨国小共歷经4次迁校洗炼,1920年后因地方自治施行,首次从沙鹿公馆庄迁至大突寮;1956年因清泉岗机场扩建,居民配合政府疏开至新社及南投,学校则迁至杨厝寮简易教室上课;1959年海风里校舍落成,再次迁校至海风里;后因军机噪音严重干扰及飞航安全影响,废弃的大杨油库成了新校的预定地,1999年新校舍完工,2000年迁入现址,完成史上4次迁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