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发生率一直蝉联台湾十大癌症之首,随着卫教知识增长,许多人已经明瞭平时要做大肠镜等相关肠道检查的必要性。临床上,医师进行大肠内视镜检查时,除了辨识瘜肉与切除外,仍需同时观察有无其他的大肠病变。臺北荣总内视镜诊断与治疗中心结合AI人工智慧技术,研发「肠道内视镜多模态辅助诊断系统」,首创可同时识别多种不同的大肠病灶与大肠解剖构造,大幅提升内视镜检查的准度与广度。
臺北荣总内视镜诊断与治疗中心卢俊良主任表示,大肠镜检查能早期发现病灶并同时处理,是防范肠道癌变的重要工具。如今团队耗费多年研发出肠道内视镜多模态辅助诊断系统,让肠道内视以每秒30次的频率,快速比对辅助医师判读病灶,相当于每位患者每秒同时拥有30加1位医师来进行内视镜的检查诊断服务。
卢俊良主任指出,这套AI辅助内视镜系统,可同时辨识瘜肉(polyp)、憩室(diverticulum)、盲肠(cecum),协助医师判别大肠镜检查是否已经到达最后最深的位置,及大肠癌(cancer)等多种病灶,平均准确度达90%以上。除此之外,更可以进一步判断息肉是否为可能转变为恶性的的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
「肠道内视镜多模态辅助诊断系统」大幅提升内视镜检查品质,也满足医师在临床实务第一线的需求。杰出研究成果今年2月已刊登于国际内视镜知名期刊Surgical endoscopy。荣总表示,目前正进行更严谨的临床试验,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逐步落实于常规内视镜执行中,嘉惠更多患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