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医院成功为一名感染武汉肺炎导致肺部纤维化的女病患进行活体肺臟移植,由病患丈夫及儿子提供肺臟一部份进行手术,是全球首度对染疫过的病患进行肺移植。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这场手术执刀的医师是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呼吸器外科主任、京都大学教授伊达洋至,今天他召开记者会说明昨天对一名住在关西地区的女病患进行活体肺臟移植一事。
这名女病患去年年底感染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 ),病情严重,医师曾使用叶克膜体外循环膜系统(ECMO)为她进行体外循环治疗。患者后来检测呈现阴性反应,但双侧肺已纤维化,缩小变硬,几乎没有正常机能,难以痊癒,因此她家人向院方申请要提供肺臟给她。
这名女病患本月5日转院至京都大学医院,昨天医师从这名女病患丈夫及儿子身上取出左右肺臟一部份,再为女病患进行移植手术。在歷经将近11个小时后,手术顺利成功。目前这名女病患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復原情况顺利的话,2个月后可出院,3个月后能恢復正常的社会生活。
目前,她的丈夫及儿子的身体情况良好。
伊达表示,这对因罹患武汉肺炎导致肺臟出问题的患者来说,活体肺臟移植将是一种带来希望的治疗法。
伊达先将女病患的肺臟全部取出,然后将她儿子右肺的一部分及她丈夫左肺一部分分别移植到她身上。女病患2度接受武汉肺炎检测都呈现阴性,医师在做好防疫对策的情况下,对女病患进行肺臟活体移植。
不过,因为肺臟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血,所以医师光是进行止血处理就花了好几个小时。
女病患肺部X光检查显示,手术前两侧肺臟呈现白色、没能发挥功能的状态,但手术后,肺臟在X光片上已呈黑色,可正常发挥功能。
院方表示,对染疫患者进行肺臟移植的案例,在中国、欧美等有数十例从脑死者身上进行移植的案例。
伊达说,在日本若要接受来自脑死者捐肺进行移植,平均需等逾800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