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直肠癌治疗后2年内,復发机率高达40%,第一次復发后,每2、3年就会復发一次,结束治疗后,饮食、生活该注意什么,可避免復发?
大肠直肠癌的早期治癒率相当高,高达90%以上,但部分癌细胞还是可能透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其他器官,术后復发率相当高。相关研究显示,大肠直肠癌治疗后2年内,復发机率高达40%,第一次復发后,每2、3年就会復发一次,令不少得了大肠直肠癌的病人,对于「会不会復发」感到担忧。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营养部主任王丽民表示,「癌症病人在接受一系列治疗后,『该怎么吃才不会復发』是追踪期间民眾常提出的问题。结束治疗后的饮食可以恢復到与一般民眾相同的均衡或健康防癌饮食原则,例如落实『我的餐盘』饮食计划。」
「我的餐盘」是2018年卫福部国民健康署公布的每日饮食指南,将每日应摄取的分量转换成易于落实的均衡饮食。每日餐盘的概念很简单,每餐的餐盘都含有乳品类、水果类、蔬菜类、全榖杂粮类、豆鱼蛋肉类及坚果种子类6大类食物,有清楚的分量口诀,容易执行,照着分量食用,避开不良饮食习惯,就能吃出健康。
●餐餐饮食力行「我的餐盘」
1.乳品类:每天早晚一杯奶
每天早晚喝1杯240毫升乳品或无糖优酪乳,也可将乳品、起士入菜。提供丰富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
2.水果类:每餐水果拳头大
1份水果约1个拳头大,切成块状的水果约2/3至1饭碗。1天应至少摄取2份水果,挑选原则以在地、当季、多样化为主。
3.蔬菜类:菜比水果多一点
蔬菜摄取量要足够,份量比1份水果多一些,深色蔬菜(深绿和黄橙红色蔬菜)需达1/3以上。
4.全榖杂粮类:饭跟蔬菜一样多
分量约与蔬菜相同,至少1/3为未精制全谷杂粮,例如:糙米、全麦、燕麦、藜麦、薏仁、玉米、甘藷等。
5.豆鱼蛋肉类:豆鱼蛋肉一掌心
一掌心的鱼肉可提供1.5〜2份蛋白质、一块传统豆腐可提供1份蛋白质,为避免吃到过量饱和脂肪,优先食用的顺序为:豆类>鱼类海鲜>蛋类>禽肉、畜肉,同时要避免加工肉品的摄取量。
6.坚果种子类:坚果种子一茶匙
1份坚果种子约1汤匙量(约杏仁果5粒、或花生10粒、或腰果5粒),可在固定时间摄取,也可分配在3餐中,由于1汤匙等于3茶匙,建议每餐食用1茶匙量。
●防癌,务必避开5大易癌变习惯
1.不摄取过多脂肪:体内会合成胆酸帮助分解脂肪,而肠道中的细菌会将胆酸转成有害的代谢产物,刺激细胞变异,最终发展成肿瘤,所以要少摄取含高脂肪的红肉及高油脂食物,多吃高纤食物。
2.不吃香肠、腊肉、火腿、罐头等加工肉类:上述食物含有亚硝酸盐,若与含胺类的食物(鱿鱼、秋刀鱼)合吃,容易产生亚硝胺致癌物质,易诱导大肠内壁细胞发生癌症病变,一定要少摄取,甚至忌口不吃。
3.少摄取碳烤、烟熏、腌渍及高温反覆油炸食物:这样能降低体内自由基,避免诱发大肠内壁细胞病变。
4.戒菸或戒电子烟:菸品含有上千种有毒物质,其中尼古丁会随着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器官,除了增加大肠直肠癌发生率,也会提高肠癌復发率。大肠直肠癌治疗后,一定要戒菸或戒电子烟,远离致癌因子。
5.不饮酒:研究显示,酒精很容易进入细胞内,转化成损伤细胞的有害物质,易增加罹患大肠直肠癌风险。大肠直肠癌治疗后,一定要养成滴酒不沾的习惯,避免酒精再度成为致癌因子。
本文作者:梁云芳
谘询:王丽民(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营养部主任)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2021年3、4月号 第393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