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澎湃新闻网15日报导,应中方邀请,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凯瑞于14日晚抵达上海。距上次2019年7月30日美方高级官员访中,也在上海举行第12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时隔20个月。儘管中美双方现阶段表述,都将这次对话形容为一次话题聚焦的专业领域会面,但外界仍然高度期待着这次拜登政府官员对中国大陆首访。中国大陆学者表示,从白宫方面的表态来看,凯瑞此行是一次聚焦于气候变化合作的访问,更多是一种功能性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腾军说:「考虑到4月22日美国主办的气候峰会即将举行,中美双方寻求在气候峰会前就相关领域进行对表,我觉得这会是凯瑞此行最为主要的任务,凯瑞此行可能会向中方通报拜登政府设定的2030减排目标。」「除此之外,凯瑞此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义,再次表明美方仍然希望在一些全球性议题上同中国合作。」

澎湃新闻报导,復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指出,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中美在气候应对的大方向上应该说是更加一致了,但整个气候变化议题相对于中美关系整体架构而言只是非核心的一个部分,短期作用会相对有限,「不过,在中美关系当前面临困难的条件下,气候变化合作也许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四两拨千斤』一般撬动中美关系发展。」

李志青认为,当前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是一个通道,中方可以考虑把这个通道的效用最大化。

李志青建议:「我们可以考虑把气候变化问题联繫到经贸关系之上。气候变化的应对包括两个方面:气候适应和气候减缓,而且这里面都囊括了相关领域的产品、技术和设备,这方面我们假使要合作,可以考虑进一步打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品市场、资金市场、投融资市场以及技术市场等等,开辟绿色通道,以利中美双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李志青指出,当前美国非常关心绿色金融这个话题,就是中方通常所说的气候投融资,其中就涉及到投融资的标准问题、体系建设、风险管控、资讯公开等一系列问题,

他说:「我认为,在这些问题方面中美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美可以共同推动建设气候投融资的平台。还有一点,我们关注到碳市场建设,目前中国正在启动碳市场建设,而美国也尚未有全国性碳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或可在气候合作的框架内把中美的碳市场做一些连结。」

#气候峰会 #凯瑞 #特使 #拜登政府 #中美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