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内臟,还有骨头等细胞,每天都一点一点地新陈代谢着。各部位的新陈代谢速度不同,一般以骨头来说的话,一年约淘汰全部骨头的十%,全部新陈代谢完成约得花五到六年。肌肉的状况也一样。只要以正确方式维持,无论几岁,骨头都可以很强健。
骨头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储存钙质,以及控制能生成新骨质的骨钙素(osteocalcin)。为了维持生命机能,血液中的钙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
如果从饮食中摄取的钙质不足,身体机能自然会从做为储存库的骨头中,提取其中的钙质并运送至体内各组织。这种用骨头中的钙质来补充的机制一旦变成习惯,骨量自然而然会减少。
年龄增长也是骨量流失的原因之一。骨头里有合成骨骼的成骨细胞和破坏骨头的噬骨细胞,负责破坏旧的骨组织、制作新的骨组织,也就是骨的重塑。
二十岁到四十岁后半这段期间的骨量不太会改变,不过一旦年过五十,尤其是女性,破坏旧骨的机能会增强,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骨量就会渐渐减少。
能够生成新骨质的骨钙素从骨骼中分泌出来后, 藉由血液运 送至全身,让肌力,甚至是记忆力都能常保年轻活力,也能帮助体内胶原蛋白的生成。胶原蛋白是保持美丽肌肤不可或缺的元素。
由于骨量减少或骨质流失而提高了骨折的风险,就是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若有以下情况,皆会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股骨颈或腰椎的骨密度,其YAM值(young adult mean)在七十%以下(以股骨颈是二十~二十九岁、腰椎是二十~四十四岁之健康成人的骨密度数值为一〇〇%做为比较基准)
股骨颈或腰椎的YAM值在七十%以上、不到八十%,曾因跌倒而导致手腕关节、脚踝、肩、肋骨、骨盆等处骨折。
YAM值七十~八十%,即使不曾骨折,但母亲有骨质疏松症而引起髋骨骨折者,建议使用强效药物治疗。
●女性停经后,要留意雌激素分泌减少的情况
骨质疏松症较容易发生在高龄女性身上,使大家常常误以为这是女性特有的疾病,其实男性也会有。
女性之所以较常罹患骨质疏松症,多半是因为停经后,负责维持成骨细胞和噬骨细胞平衡的雌激素分泌减少,因此导致噬骨细胞太过活跃。男性由于不会有像女性那样雌激素分泌突然遽减的情况,因此骨量减少的速度会比女性来得缓慢些。
●是否曾经生产也会影响骨量多寡
「和周产期与哺乳有关的骨质疏松症」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常在怀孕、生产时发病,因此医生们将其定义为「和周产期与哺乳有关的骨质疏松症」。
形成原因目前还有些不明之处。女性怀孕时,总共会有约三十克的钙移转到胎儿身上;哺乳期间为了制造母乳,一天约会流失一百六十 三百毫克的钙,很可能是因为以上情况而有所影响。
女性因怀孕、哺乳而减少的骨量,即使不特别治疗,只要回復和怀孕前一样的生活习惯,骨量通常会在产后半年至四年间恢復原状。不过,如果原本骨量就少、恢復期太短或连续生产,得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就会升高。
●罹患牙周病的风险也提高
年过四十岁的人中,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患有牙周病。牙周病是细菌引发的发炎性疾病。因为牙齿也是骨头,成骨细胞与噬骨细胞的平衡与否,也决定了牙齿是强健还是脆弱。如果造成牙周病的细菌持续感染牙齿,会使噬骨细胞更加活跃。我在与信州大学、松本齿科大学的共同研究中发现,驼背非常严重的人,牙齿也很容易脱落。
糖尿病患者处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欠缺胰岛素的状态。胰岛素要是不足,成骨细胞就不易增加,不容易制造出新的骨头。不容易骨折(骨头强度)的状态必须是七十%骨量和三十%骨质。至于骨量和骨质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为何,详细情况目前还不清楚,现在只知道糖尿病患者能够抑制骨质劣化更甚于骨量的减少。
(本文摘自《5分钟柔性深蹲×脚跟着地:有效强化随年龄流失的肌肉和骨质》/时报出版)
【作者简介】
中村幸男
医学博士。
日本长野县出生,自治医科大学毕业后,二○○六年至二○○九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部担任讲师,后担任信州大学医学部骨科讲师。专长于骨头、关节、骨质疏松症,曾荣获许多日本与国际骨科研究相关奖项。为日本整形外科学会专门医师、日本风溼学会专门医师(JCR)、指导医师、评议员、日本骨代谢学会评议员。
为了推广延长健康寿命的观念,活跃于长野县内外并大力推动防止骨头、运动障碍症候群(LCOMO)的活动。二○一五年起制作「骨质疏松症手册」在信州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骨科分送给治疗中的病人,致力于骨头保养照顾工作。曾上朝日电视台「全民家庭医学」等节目向大眾宣导健康的重要性。
【译者简介】
谢晴
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文字工作者。
译有《叫不出名字的家事为什么怎么做都做不完?!无名家事图鑑》、《不该忍耐的18种健康警讯》、《5分钟走路治痛法》、《就是喜欢有气质的自己》、《每天都是好心情》等健康、设计、心理励志类书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