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五十二年,美日领导人峰会的《联合声明》再提台湾,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菅义伟共同强调「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为东亚战略情势再添变数。
中美之间似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新兴强权的实力一旦接近现有霸主,双方必然产生角力,互相争抢权力位阶。不过,中美显然都在努力,避免把「角力」提升到战争的程度。
「多边」、「结盟」是拜登与前美国总统川普最大的不同。对大陆来说,拜登更棘手,但也是更好的对手,因为拜登做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极大化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代表他是「可预测的」,不会做出没有意义的碰撞。
以台湾议题为例,虽然拜登是以多边体系强化对台湾的安全保证,但也严守美国的一中政策,注意到官方与非官方的界线,这表示拜登尊重大陆的核心利益,纵使要与大陆激烈竞争,也未必非得全面衝突。
东升西降、中美对抗,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状态。民进党认为中美对抗对台湾有利,忽略了大陆与美国从「伙伴」晋升成「对手」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大陆实力逐渐趋近美国,而不是变弱了,这对民进党与独派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有评论者说:「中美必将一战,最可能的战场就是台湾。」言外之意是大陆必将武统台湾,但如果北京想动武,应该是要不动声色,松懈台美心防,一举造成既定事实;怎么会是疾言厉色,深怕台湾越过台独红线?
由此可见,大陆其实也想要和平。和平符合东亚所有国家的利益,而破坏和平将成为「麻烦制造者」,这是民进党跟独派人士要铭记在心的。
民进党察觉,只要不越过台独红线,就能暂时确保和平,于是「仇中摆中间,台独放两边」,完全站到美国这一边。然而,今天台湾对美国有价值,台美友好;若明天台湾变成一个麻烦,也有可能会被未来的美国总统讲出川普抛弃库德族的名言:「让他们打自己要打的仗,让他们自己打。」
台湾人看到北京文攻武吓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北京是不希望台湾越过红线而引发战端;看到「和平统一」中的「统一」,也应该看到「和平」,「和平」表示需要经过台湾人民的同意,符合民主自由的原则,表面的敌意背后,其实是为了「避免战争」。
因此,与其深究台湾是否为大陆的一部分,不如更中性地叙述「大陆也是台湾的」,两岸都是大陆的股东,共同拥有大陆,统一不是回归,没有谁统谁的问题。在开放的态度下处理好两岸关系,对两岸心灵契合走向融一有利,对东亚诸国也有利。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