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左化鹏专栏】台湾曾经宣布独立,独立未及半年,曾经推选总统,就任不到半月。台湾民主国的大梦,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甲午战败,1895乙未年4月17日,无能的满清,被日本逼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

隔月,倭人即迫不及待的兵分三路,由北川宫能久亲王、贞爱亲王和乃木希典中将,率军越洋而来,侵占台湾。

孤臣孽子,满腔悲愤。被祖国遗弃的台湾民眾,不愿当倭人顺民。于是立刻宣布独立。合议推举当时的「台湾巡抚承宣布政使」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

5月23日,发表独立宣言,5月25日,举行总统就职典礼。定都台北,国号「永清」,国旗是「蓝地黄虎旗」。当时的副总统兼义勇军统领是丘逢甲。大将军刘永福,台湾富商板桥的林维源,被推举为议长。

林维源是精明的商人,感到苗头不对,拒绝上任,他敲敲算盘,捐银四万两,快闪走人,举家迁往厦门。其他内阁官员的名单,族繁不及备载。

史载,当时台湾的情况是「台湾岛为民主国,官吏皆由民选,一切政务秉公处理」。

5月23日,总统就职大典,盛况空前。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6名秀才,肩扛四角香舆中的银鐫国玺一「民主国之宝印」,由「蓝地黄虎旗」为前导,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将国玺恭送到抚署。百官罗列,礼炮21响声中,唐景崧身着朝服,面向祖国,二跪六叩首,大哭成礼。

礼成,亚洲第一个民主国,于焉诞生。各国驻臺洋商兵舰也鸣炮庆贺。

唐景崧上任4天,才要过总统大瘾,北白川宫能久的狼虎之师,已经从盐寮登陆(现核四厂附近),一路势如破竹,6月3日攻陷基隆,兵临臺北城下。

乌云蔽日,波涛汹涌,赶快见风转舵,相隔不到数日,鹿港商人辜显荣,美国记者大卫森,英商多莫孙,德商奥利,就忙不迭的赶到基隆,要帮助日军,顺利进入臺北城,争先抢拔头功。

风声鹤唳,6月6日,就在日军进城前夕,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唐景崧,咬牙切齿,悲愤填膺,脱下了朝服,收拾好细软,溜之乎也。

他老兄乔装成黄牙老妇,逃至沪尾(淡水),搭德国运煤轮船(打鸭号),乘鸭浮于海,逃往厦门,从此,茫茫人海,不知所终。

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副总统兼义勇军统领丘逢甲,也因时势所迫,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他逃到土角崛(梧栖港),搭船到广州。他说:「此非不战而逃也,此地非葬身之地」。他立于船首,回望家园,黯然神伤,赋诗一首:

宰相有权能割地,

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

回首河山意黯然。

这首名诗言浅意赅,容易朗朗上口,因此深植人心。丘副总统也因之成了「爱国诗人」「抗日战士」。二二八公园,特为他建亭纪念,也有大学,以他命名,以示荣光。

唐景崧和丘逢甲出走后,大将军刘永福责无旁贷,一肩扛起「台湾民主国」第二任总统的大任。北台湾各地相继失守,他移师台南.凤山。

率残兵剩勇「黑骑军子弟兵」,继续抗日。这位曾让法国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自知不敌所向披靡的日军,二度向桦山资纪求和不成,10月19日深夜,他效法前贤,学唐景崧乔装成老妪,抱着一只汪汪叫的小狗,从安平港,搭英轮「泰力士号」,弃职潜逃回广西老家。

此事喧腾一时,闹成国际笑话,他的事蹟,在台湾民间成了一句「阿婆仔弄港」或「婆弄港」的俚语。

不久前,在广西钦州一处荒山上,发现一坏黄土,细看碑文,原来就是刘永福的孤坟。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唐景崧落跑的翌日,日军耀武扬威进入臺北城。其后,贞爱亲王率军从中部布袋嘴登陆,乃木希典从南部枋寮登陆,南北进击,中间突破。10月刘永福又落跑,全臺沦陷。

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于当年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营报告「全岛悉予平定」,「500多人负伤,164人战死,另有数千人染疾而亡」。

自此,台湾开始被日本殖民50年。所谓的台湾民主国,船过水无痕,春秋大梦,昙花一现。只留下一面「蓝地黄虎旗」,供后人凭吊怀想。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臺湾 #唐景 #臺湾民主国 #臺北 #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