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48岁在礼仪公司工作的钱先生,今年一月间突然右眼肿胀视力丧失,进而转诊至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检查,经鼻窦内视镜检查发现其右侧鼻窦发炎鼻息肉增生挤压到右眼,经安排3D立体定位导航手术清除鼻息肉、眼框内脓疡,患者视力也恢復正常。
该名患者是老菸枪,近十年来持续鼻塞、头痛、黄鼻涕及嗅觉不良,但因从事生命礼仪工作不以为意,直到一月间出现右侧眼睛肿胀、流泪,先至眼科诊所追踪一周未料进展到眼球运动受限及视力丧失情况,进而转诊至医学中心检查。
中山附医眼科发现有异转诊到耳鼻喉头颈外科,耳鼻喉医师黄承桢表示鼻窦内视镜检查发现右侧鼻窦发炎,大量黄鼻涕及鼻息肉增生。电脑断层显示右侧鼻窦严重发炎外,鼻息肉已将其右眼挤压位移,且已经出现眼框内脓疡的情况,如不立即手术恐造成失明,甚至併发脑膜炎。
由于其病灶接近眼球及颅底,黄承桢建议患者採3D立体定位导航手术清除鼻息肉、眼框内脓疡,患者原本希望可以农历年前殡葬旺季结束后再来手术,让医师相当错耗,直言拖下去恐失明,他才愿住院接受手术。
患者术后追踪眼球运动及视力恢復正常,多年来持续鼻塞、头痛、黄鼻涕及嗅觉不良的症状也恢復正常,生活品质大幅改善。
黄承桢解释,慢性鼻窦炎盛行率高达20%,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黄鼻涕及嗅觉不良。约仅3%鼻窦炎患者会出现眼部併发症的情况。初期症状为流泪,眼睛胀痛,严重会出现视野模糊、眼球运动受限及视力丧失的可能。他强调,鼻窦构造复杂,眼睛及颅底就在旁边,因此一般内视镜手术就容易出现开不乾净而出现復发状况。
而3D立体定位导航系统,就是让医师不会迷路在复杂的鼻窦中外,还能避免伤及眼睛及颅底等重要部位。只要术前将病患的鼻窦电脑断层上传至导航系统,术中利用光学或电磁定位,就能建立即时的个人『鼻窦地图』,误差范围只有1~2公厘。因此医师能在术前及术中规划手术路径,避开重要的器官像是眼睛跟脑部,就可以精准清除鼻窦炎病灶,增加治疗成功率及安全性,以及降低术后出血量及疼痛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