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会上周通过「跟踪骚扰防制法」草案,明定8种跟踪、骚扰行为样态,并将跟骚列为犯罪,违者最重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该草案将送立法院审议。不过,民进党立委陈秀寳担忧,现行民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裁判书类应载明受裁判人之个资,可能成为防范跟踪骚扰行为的漏洞之一,呼吁政府机关应将相关情况纳入立法考量。
针对民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裁判书类应载明受裁判人个资恐成为跟骚漏洞,陈秀寳建议,被害人若认为有身分保密需求,得请求法院、检察官就当事人为行为人及被害人之案件,施以身分保密措施;其次,以前曾被跟踪、纠缠、骚扰的被害人,在法案公布施行后,可向法院申请禁止行为人调阅户籍资料的保护令。
绿委林楚茵表示,跟骚法修法是全民共识,也是超前布署,其中有网友在网路上表示可以透过诉讼获取个资,这样透过法院公文书信得到个资的漏洞,希望内政部可以把漏洞补起来,防范于未然。
具备律师身分的时代力量立委邱显智说,在刑事案件中,另案提起民事诉讼部份,而姓名个资部分未被隐敝,这原本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确实是漏洞。且在制定相关规范时与现今的时空背景相差甚远,也没有必要揭露,如果因为这个漏洞造成更严重的侵害,是难以挽回的状况。
对此,警政署表示,将会把意见带回去研议,并进一步在内政委员会审查时提出相关案例,完善跟骚法立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