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缺货问题预料将继续持续,各大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纷纷宣布投入更多资金扩大产能,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上月核准28.87亿美元、约折合新台币793.925亿元,在南京12吋晶圆厂兴建28奈米制程生产线。除此之外,包括台湾晶圆二哥联电、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等,也相继投入扩产28奈米制程的行列,主要跟28奈米晶片受广泛运有有相当大的关系。
台积电日前宣布,在南京厂扩产28奈米制程。该厂区主要生产 12/16 奈米制程,目前月产能达2万片12吋晶圆,并非28奈米制程的主要生产基地。台积电表示,台湾各厂区的无尘室空间都已满载,只有南京厂的现有厂房仍有空间,可以直接建置生产线,最终决定在南京厂扩建28奈米成熟制程产能,因应车用晶片在内的强劲需求,并解决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短缺构性问题。
至于联电,则是在4月28日法说发出新闻稿指出,将与多家全球领先的客户共同携手,透过全新的双赢合作模式,扩充在台南科学园区的12吋厂 Fab 12A P6厂区的产能,总投资金额达1000亿元,扩厂计画预计2023年第二季投入生产。联电总经理简山杰则指出,联电在包括28奈米OLED驱动IC等多个领域中具有领先地位,此举将进一步强化联电在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掌握市场未来新的商机。P6扩建计画装机完成后,将为Fab 12A再增加27,500片的满载产能。
大陆方面,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今年3月18日公告,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发展半导体产业,投资额估计为23.5亿美元,资金到位后,中芯深圳将由中芯国际和深圳重投集团分别持股55%、不超过23%股权,用以12吋晶圆生产28奈米以上制程。实际上,北京当局去年宣布,只要是生产28奈米以上制程,将享有10年的免税优惠,展现大陆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决心。
由于28奈米制程需求爆炸性成长,从一开始手机处理器、基频处理器,到后来物联网、5G伺服器处理器,以及CMOS 图像感测器、Wi-Fi 6、OLED 驱动 IC、车用晶片FPGA、微控制器(MCU)等,都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28奈米制程。
台积电28奈米制程技术以採用高介电层/金属闸极(High-k Metal Gate,HKMG)的后闸极(Gate-last)技术为主,为跨入FinFET(鳍式场效电晶体)前,为平面电晶体(PlanarFET)架构的最高阶技术,虽然台积电先进制程贡献营收与毛利率表现更为优秀,但对大部分电子产品的成熟制程需求仍在大多数,台积电28奈米制程也是各大厂商当中,市占率最高的公司。
然而,28奈米制程毛利率不如先进制程还要好,台积电总裁魏哲家1月法说指出,28奈米制程2020年比前一年成长一些,但产能利用率低于平均值。但随着随着经济復甦带动晶片强劲需求,从车用晶片荒到各项家电、面板晶片大缺货,各大厂商扩产28奈米制程,对于缓解全球晶片荒有正面影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