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府评估以重型机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的成效最高。(县府农林科提供)
县府评估以重型机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的成效最高。(县府农林科提供)

金门浯江溪口互花迷草蔓延,带来淤塞和溼地陆化的环境生态问题,县府将于日内展开移除作业,施作时翻搅底泥会产生「臭土味」,主办单位建设处请民眾多加体谅。

农林科长郑向廷说明,有「溼地杀手」之称的互花米草,具有耐盐、耐淹、抗风浪的特性,种子会随风浪传播,根系深且快速拓植,密集生长的植株会减低水流流动,卡住泥沙及垃圾,导致滩地逐渐陆化,改变鲎、水鸟、弹涂鱼、招潮蟹在潮间带的栖地环境,更会影响渔业资源。

这种原产于大西洋西海岸及墨西哥湾的植物,中国大陆在1980年引进福建沿海种植,作为护岸植物使用,后来因蔓延迅速,除造成航道淤积外,更严重破坏河口及沿海溼地生态。

10多年前,县府发现互花迷草也在金门浯溪口等海岸现踪,即曾採取各种移除方式,最终考量执行成效及经济成本,评估结果以重型机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的成效最高。

近年,浯江溪口互花米草有再度復发的迹象,不仅造成河口阻塞及垃圾淤积,堆积的淤泥更引起异味。金城镇代表会和城区的邻、里长屡次反映,县府争取中央经费支援,并避开冬候鸟活动季节,相关工程将于日内排定展开。

#金门 #浯江溪口 #互花米草 #移除 #溼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