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神经紧绷,尤其高龄及慢性病患若是染疫,容易转成重症,让不少长辈忧心忡忡。不过除了新冠病毒之外,高龄长者还要注意另一种「新」肺炎风险。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理事长王亭贵呼吁,别以为喝水进食时被呛到只是正常老化,这其实是种吞咽障碍,若是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也会丧命。
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秘书长王雪佩语言治疗师分享,曾遇过一名80岁患有失智症的阿嬷,半年前开始吃东西就常常呛到,体重还持续变轻,家人以为是年纪大、正常老化现象,而没有就医。直到某日晚餐时,阿嬷又因喝汤呛咳,过了3个小时突然发生呼吸急促及胸口疼痛现象,紧急送医才发现是吸入性肺炎。王雪佩语言治疗师表示,由于患者长期因吞咽困难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导致復原不佳,住院一个月且被放上鼻胃管。
●EAT-10简单筛检 注意是否为吞咽困难高风险
王亭贵指出,若家中长辈进食常容易呛咳、有吞咽困难的症状应及时运用国际吞咽困难筛查工具EAT-10进行初步吞咽筛检,并寻求专业的帮助,若经EAT-10初步诊断达3分以上,可能就有吞咽困难的可能性,建议及时谘询復健科医师、语言治疗师或耳鼻喉科医师等专业医事人员。
●每周8万长者陷肺炎危机 高龄呛咳成照护风险
根据国健署统计,有21.8%吞咽困难患者每周至少会有3次进食呛咳的现象,等于台湾65岁以上长者有8万人陷肺炎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吞咽困难常见于中风、头颈癌、帕金森氏症等患者,但年长者容易误以为吞咽困难是老化正常现象,而轻忽其严重性。根据多国统计数据显示,国外吞咽困难盛行率多在16%-22%之间,显示台湾潜在未被评估有吞咽异常的人数可能被低估,使年长者陷入肺炎风险而不自知。
王雪佩表示,改善吞咽困难患者吞咽状况、调整营养,已成为高龄化社会的必要工作,若患者不积极接受正确吞咽及营养评估,恐造成吞咽安全问题及营养不良后果,对个人健康、生活品质将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过去国人认为若是喝水呛咳,只需将水增稠或把食物剪碎或搅打即可改善吞咽困难,然而这是常见的迷思之一。吞咽困难患者适合哪一程度的饮食质地等级,则需经由医师或语言治疗师评估而定。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简称IDDSI),该项标准将饮食质地分为八个连续等级(0-7级),透过医师、语言治疗师等专业医事人员详细评估患者的状况后,可依据相对应该程度的进食能力及食物质地为患者制备饮食。
王亭贵理事长提醒,正确的饮食质地,可减少吞咽困难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更能够避免长辈因害怕呛咳导致的水分及营养摄取不足,避免食物质地成为长者「新」肺炎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