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陈念初专栏】最近脸书里,出现好多疫苗政治话题,当然,我本身也受不了,很少在脸书上分享时事所感评论文章,这次也破例了。
本来不敢说,向来不想说,从来不会说的人,纷纷在社群里,都发表了自己对疫苗的看法,也许主观,也许只是所思所想,也许是一种忧虑,但却很真实,可见,疫苗的事,已经出现主流意见,挡也挡不住。
名人是公眾人物(Public Figure),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影响力,长期支持公益的名人,站出来具有一定的指标。
张小燕说,别再刁难,给我们疫苗;沈春华说,「让疫苗尽快进到台湾,究竟有什么问题?!」,知名艺人及名主播都喊话了,背后都有着非常焦虑的心情。
当然,也有人会说,张小燕发声被猪头皮呛了,猪头皮呛说:「小燕姐,您是国宝,应该第一个打,之前AZ就可以打了,要不是您身边那些蓝丁丁乱唱衰,您早就打了。」,同时还亏说:「感谢小燕姐呼吁中国不要刁难。」
立场不同,不是一对一,而是诱发多对一的群眾对抗,许多人看不下去,张小燕的粉丝页,涌入大批支持的声音。
呛张小燕的人,应该是气张小燕选边站,张小燕过去的发言,印象中非常谨慎,甚少引议,但这次的杀伤力够大,一般民眾不会认为她选边站,而是站在人民这边。酸文看起来还满多的,我在脸书还看到有脸友分享驻德代表谢志伟抨击张小燕那张脸书图卡。
谢志伟说,张小燕那张图卡的措词用语,他质疑是在给政府制造压力还是在为台湾制造仇恨?是在珍惜台湾人的命?还是在珍惜难得的机会?「台湾人的命也是命?」说得好,可惜晚了几十年。
驻德代表谢志伟的酸言酸语,凸显角色认知问题,现任国家外交官强烈反应艺人的忧心与呼吁,还特别在脸书上贴文,恐怕是帮蔡政府倒忙,加深民眾的负面印象,政府任职的公眾人物,可以发表疫情看法,但会被更严格检视,外交官是否已经失格?与驻德职责上的关联性在哪?
张小燕没有制造仇恨,她喊话是代表眾多人民的集体心声与内心的哭泣,我们没有公权力,也只能跪求,请政府疼惜人命,让疫苗儘速进来,刁难一词并不是权力者能感同身受,却是老百姓很直觉的看法。
多数人意见,当然可以被酸,只是酸得有没有道理。
例如,可以讽刺新北与台北疫苗接种不及高雄,但若考量疫情严重性与可用人力,效率差是被理解的。不信可以进行民调,对待捐赠疫苗或自购疫苗单位,防疫指挥中心先后说法够友善吗?
侧翼之间的较劲与抨击,让良善的捐赠,蒙上了灰尘,政治上的对立,这才是仇恨动员,一位资深艺人站出来发声,政治上也不放过,会激起更多民怨。
蔡英文总统5月31日公开的视讯记者会后,我在脸书里贴文写了一句,「我还是没盼到那一句」。
脸友一直追问我,到底我讲的是啥?有人乾脆就说,「别盼了。她的心中没有那一句!」,我什么都没说,时间点上难道都知道她刚开了记者会,都在关注总统最新的谈话吗?
最近,柯文哲火炮猛烈,「新冠肺炎死超过百人,没看到蔡英文总统开记者会,结果高端疫苗股票跌停,蔡英文就出来了。」其实,柯文哲学医的,不是学感性文本的,并没有把核心的关键与指令说出来。
他应该说,我们已经超过百人染疫死亡,蔡总统应该发表谈话,至少对确诊者及死亡的长者,表达内心的不舍与难过,此时此刻,人命最大,人民最需要疗癒,高端疫苗只是救命丹,不值得总统这么大篇幅谈它,却疏漏了我们人民最想听的话。
总统难得开面对人民的记者会,面对上百人民因疫情死亡,竟看不出有丝毫难过之情,若只是澄清说明会,发新闻稿即可,口述是一种武器,总统已经数度激励医护强化团结,疫情严峻的此时此刻,人民陆续死亡是进行式,是一种恐慌,当一位总统,人民盼不到你说的那一句话,是冷血吗?
还是根本没察觉自己漏掉了这句话,是幕僚给的稿子没有人民情感,还是过去的文青稿人才,已不復存在,别忘了!许多人民比总统还文青,更在意一位总统对灾难事件的起手式,冰冷死亡数字已经在指挥官陈时中口中不断说出,蔡总统面对人民,难道也是如数字般冰冷吗?
我当一下总统幕僚好了,可以参考我的稿。
「大家好,我是蔡英文总统,疫情关系我也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段期间,我知道大家生活不方便,心情也很恐慌,医护人员非常辛苦,再次感谢大家。我要特别针对目前染疫而死亡的人民及家属,以及数千名染疫的国人,表达十分的歉意,我们来不及防疫与阻挡破口,这是一个伤心的里程,死亡超过SARS了,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未来我有决心与信心,一定会尽所有力量共同防疫,也让每一个国人都能重新找回安全感。」(以上总统谈话非真实,我非制造假新闻)
蔡总统如果开头是这么说,我相信人民的不满会软化的,因为总统把人民的命当成自己的身体一部分,超过一百人死亡,国家元首公开谈话,这是重中之重,怎么能只字未提。
读稿机不能取代的,是真实的内在情感,总统这次的公开谈话,一如往常的冷静,却少了最关键的语汇,这场疫情作战,我们开始节节败退,需要抚慰人心,这才是总统记者会的重要意义。
反观蔡英文当年败选的谈话,鼓舞了人心再起,但这种面对困境之抚慰语言,已不復见。台湾歷经各种灾难,已经有本土灾难政治学,冷静与冷血,一线之隔,人民会瞧,天也在看。自主管理,自己封家,自己封心,人民都已经努力在做,我们无法做的自救,必须靠疫苗,而且是短暂可期的。
团结前必须要能自救,此刻要人民团结,政府并没有备好粮草。
每次国内大灾难发生时,国人都是全岛一命的帮助受难的老百姓,不管地拆天崩断垣残壁下的地震救命,又或是挤压变形惨不忍睹的出轨救援,谁不团结一心?
各地救援物资与人力不断支援,这是台湾精神,也是本土良善情感。这次是每个人民生活都受影响,安全都受到威胁,其他经济与政治的衝击,也是空前的。台湾人没有变,恻隐之心仍存在,我们只要疫苗,已经是最卑微的抗议,为了自己,也为周遭可能有风险的人。
这次的疫情灾难,医护量能不够被看见了,死亡或染疫者低调的离开或隔离,世界各国都一样,没有人是绝对安全,除非施打疫苗量较多的国家,可以稍微缓解,否则,包括总统本人,都无法避免病毒威胁。
我前一篇文,谈的就是这种人命关天的事,张小燕的呼吁,同样是这种悲天悯人的胸怀,用政治去带风向,只会让更多人民站出来支持主流民意,政党竞争里国民党并不容易捡到枪,但这次人民的意见超越了政党的角色,国民党是在民意浪头上跟着前进。
当李秉颖传郭台铭捐赠疫苗「听说快过期」新闻发生时,我们以为防疫专家说的话都有凭有据,结果最后他承认口误,但人民怎么解读?不是专家吗?怎么还用听说之词。
有些line群组有规定,不谈政治与宗教议题,但疫苗影响每个人生活,已非纯政治,而是生活大事,也是科学的知识,更是全台一起同心作战之事,会发出不鸣之声,代表我们非常重视。
疫情媒体的时代,主流意见不容易被操作
过去媒体与政党常会用议题带风向,名嘴专家带风向时代也慢慢失去权威,主流意见来自各种客观中立者交互主观后形成,加上眾多社群自发性贴文,1450复制文或置入分享文,已失去领导意见流前锋位置,反而变成另一种负向行销的文本。
灾难事件下,意见流舆论市场会形成一种主流气候,写手门会被淘汰,疫情媒体的新时代里,这个趋势将愈来愈强烈。强辩术在势均力敌的两方之间会产生观点之战,与其想辩赢,不如让自己有疫苗变强,否则就只是空话。
为何民进党疫苗风暴仍未停歇?原因就在于无法对抗主流民意,政治操作非常有限,只能让信者恒信的族群有发泄之口。
政党衝击后仍可以回归基本盘,执政被人民质疑却很难,也因此,执政党只能顺应民意,回归人性与专业,度过疫情难关,政治问题,留待人民安心后再分解了。
作者为微笑影室陈室长
照片来源:作者部落格截图。
●经授权刊载,更多文章见作者部落格。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