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5月本土疫情爆发以来,截至今(9日)累积10671人确诊,321人死亡,平均致死率达3%,明显高于全球平均致死率为2.16%,引起各界讨论。对此,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指出,国内染疫者年龄过高和筛检量能不足是主因,但台湾爆发社区感染才6周,和国外爆发16个月的疫情相比,是不适合的,认为不需要看到这个数字就恐慌或是过度解读。
林氏璧9日于脸书专页「日本自助旅游中毒者」上表示,近日媒体非常关心台湾确诊新冠后的致死率比全球的2.16%还高,但用各国累积16个月的致死率,和台湾进入社区感染才6周的数据来相比较是不适合的,要非常小心解读。
林氏璧说,解读致死率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包括「是否有发生医疗崩溃,英国变种病毒致死率可能较高,各国的染疫年龄分布,PCR检查量能是否足够有抓到够多无症状和轻症」,这些都是可能影响台面上致死率的要素。
林氏璧提到,各国在疫情进入社区初期都有出现致死率飙升的状况。其中一些国家包括美国纽约、义大利伦巴底、英国等因为发生医疗崩溃,死亡率甚至一度高达6-14%不等。在这样医疗无法负荷的情况下,检查重症都来不及了,分母中肯定会遗漏许多轻症者。
林氏璧指出,在社区感染初期,很多国家都有PCR检查量能不够的问题,他以日本和韩国为例,日本就比较类似台湾的状况,有明显发生医疗崩坏,在疫情初期的致死率接近6%,由于一开始PCR量能不足,故意放掉了轻症不检查;直到第二波感染扩及大量年轻人,且开始筛检无症状确诊者,随着分母越来越大,致死率就一路降到现在的1.79%。
至于韩国,则是世界公认的彻底卯起来筛检的国家,林氏璧表示,「从头他们的分母就是尽量抓,因此死亡率没有大起大落,一直以来都在2%上下。」另外,全世界的致死率在去年中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则可能是由于医疗上的进步,知道对于重症该如何用药物治疗,插管的时机等,医疗上比起第一波较有余裕。
回头再看台湾的致死率,林氏璧认为,目前国内致死率数字是因为染疫者年龄偏高,加上检查量能还没高到去筛检许多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由于目前重症者的病程还没走完,台面上的致死率可能会继续上升。但他强调,真的不需要看到这个数字就恐慌或是过度解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