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县池上乡卑南溪畔的富兴溼地拥有丰富生态,日前乾旱造成水池完全乾枯,近期颱风及数波雨势,让溼地逐渐开始有水,但富兴社区专案经理林国钦表示,水位亦受农业用水影响,由于外来鱼种相当强势,不仅将体型小的原生种吃掉,更钻进土壤内以躲避乾旱,当地生态工作者林耿弘表示,虽然地下水位逐渐升高,仍忧心原生种难以存活。
富兴溼地是自然涌泉,水源来自于地下水,因生态丰富,被台东林管处规画为林业生态园区,园区内原有5个大水池,3月分因全台乾旱无雨,仅剩几处水洼,水中原有的菊池氏细鲫、牛屎鲫等鱼种,也不见踪影,池内只见强势的泰国鳢、吉利慈鲷、尼罗口孵非鲫等鱼种。
林耿弘忧心日前仅剩数个水洼,所有鱼种和水生动物都存活在该处,因此体型小的原生鱼种恐难以存活,他说,泰国鳢这类外来种适应热带气候,还会躲起土壤内让身体保持湿润以躲避乾旱。大嘆「当水回来了,活着的会是谁?」
林国钦表示,乾旱使池水水位不断下降,今年1月水位仍有10公分,直至今年3月已完全乾旱、仅剩几处水洼,日前颱风加上锋面夹带雨量,近期更发现有数个冒水点,让水池的水位逐渐上升。由于该地区为封闭型湿地,水位亦受到邻近农民灌溉用水影响,稻作进入收割期后,农民暂时不抽地下水,也让地下水逐渐丰沛,他预估此情形持续1个月后将可恢復湿地原貌。
林国钦坦言,若在地下水冒不间断的情形下,若老天爷赏脸给予丰沛雨水,让水位达到10至15公分,才适合鱼虾、贝类生活,并向农田水利署喊话,希望能妥善规画纵谷沟渠,让农民不再抽取地下水灌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