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指标素有「巴菲特指标」之称,主要是要衡量根据该国的GDP股市估值是偏低还是偏高,100%为分水岭,超过此一水位代表高估。巴菲特指标在周日已飙至133%,改写歷史新高。
巴菲特指标并较2000年网路泡沫与2008年金融海啸前的前高还高出一大段,2008年金融危机前巴菲特指标在120%出头。
巴菲特2001年为美国《财星》杂志撰文指出,该指标虽然有其限制,但或许仍是衡量股市最好的一项指标,也是2000年初期股市泡沫的警钟。
德国《世界报》编辑柴契皮兹(Holger Zschepitz)认为,巴菲特指标飙上133%的新高,「代表全球市场已处于新泡沫」,不过他还表示,该指标有其缺陷,可能不是当前衡量市场的最佳依据。
柴契皮兹进一步说明指出,巴菲特指标是分析当前企业市值对GDP的占比,但GDP数据揭露存有时间落差,而且因为疫情的关系,全球GDP数据严重失真。
此外,全球股市估值偏高可能也与低利率环境有关,举例来说,美国基准利率在疫情爆发不久就已降至趋近于零,超低利率环境鼓励投资人涌入股市。
还有就是高科技类股表现强势的因素,柴契皮兹表示,疫情期间全球封锁,科技股受惠狂飙,考量科技股超高的获利成长,这次巴菲特指标有可能无法真实呈现市场的状况。
按照巴菲特指标,美股的数据格外令人忧心,美股巴菲特指标日前已经飙破200%,并且还持续改写歷史新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