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到手疫苗的增加,政府也逐步开放公费疫苗接种对象施打,社福团体表示,行政院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应评估将「居家清洁、坐月子、陪伴照顾服务业」等对象至少纳入第七类接种对象,也希望好的政策不要做半套,要做就要做好。
彭婉如基金会、台湾劳工阵线、妇女新知基金会、台北市社区服务人员职业工会等今(30)日召开线上记者会,彭婉如基金会执行长王兆庆表示,居家式服务人员跨足多个家庭式且深入私领域,每个人的寝室、客厅、餐厅都可能接触到,以双北地区来说,居家式服务人员为1152人,服务对象为7462个家庭,平均每人服务6到7个家庭,平均每人每1.5月就接触一位新产妇的居家坐月子人员,也会协助病患或高龄长者居家清扫、膳食,以及外出就医的陪伴照顾服务业人员。
政府规定现在长照人员也能施打疫苗,然而居家式服务人员有接触老人的事实,尤其癌症、手术、慢性病的老人,居家作月子人员也有接触到小孩,希望政府也能评估这些广义的居家式服务人员,至少能纳入第七类施打对象。
台北大学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表示,6月公布的公费接种疫苗对象第五类包含长照与社福机构相关人员,甚至也包含送餐人员,但是居家式服务人员名目上却不属于公费接种对象,可以看到国内有这么一群服务人员没有得到防疫政策上的帮助,不该以公费或私人之别来区分,而是基于科学与伦理共识一体纳入,这才是公正平等的政策。
台北市社区服务人员职业工会理事简钰人说,打疫苗这件事至关重要,因为居家式服务人员分别要进入许多家庭,接触相当频繁,尤其现在都是居家办公与上课,进进出出也让雇主不放心,担忧会成为破口,打了疫苗至少进出会比较安心。
妇女新知基金会秘书长覃玉蓉说,根据国外研究,疫情下女性职场性别平等倒退非常多,疫情后要追回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居家式服务人员很多是二度就业或是单亲妇女,「好的政策不要做半套,要做就要做好。」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于下午指挥中心记者会上回应,有很多相关职业类别都有提出列在第七类的要求,只要每个申请案子来,指挥中心都会针对人数与需求来评估,但偏向以既定类别儘速开放接种,之后再朝向全数开放,但也不会说不考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