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淡水竹围地区背依大屯山、面朝淡水河,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成为不少建商首选,但过去建物限高缺乏明确依据,政府与建商在认定是否遮蔽山景时,常出现争议;对此新北市城乡局祭出新规,针对156处街廓明订各街廓建物天际线高度,最低48公尺、最高145公尺,7月1日起实施。
淡水竹围地区背对大屯山,依据过去规定,建物高度只要从淡水河对岸往八里观看,建物后侧保留大屯山天际线20%以上即可,但因视野角度、距离、山脊线高度图等认知差异,加上天际线缺乏明确标准,建商在设计建物高度时,难免与限高规定有落差,引发争议。
为解决疑义,新北市城乡局日前启动建筑高度评估计画,针对竹围地区156处街廓,明订各街廓建物天际线高度,从最高145公尺到最低48公尺都有,今年初通过新北市都委会大会审议通过,昨日起上路。
新北市城乡局说明,市府运用电脑程式展开全面性数值分析,在竹围地区都市计画内的156个街廓,计算出各街廓容许可的建筑高度,直接针对各街廓明定海拔高度,提供更明确的建物限高资讯,让建商不再迷惘,也有效达到维护及提升水岸都市景观目的。
新北市城乡局表示,新规7月1日上路后,现有建物不受影响,但7月1日后送审的建案,都须符合各街廓的限高规定,较原核定高度差异约在1至3层楼左右。
此外有当地房仲疑虑,市府祭出「限高令」恐降低建商投资意愿,进而影响民眾购屋意愿;对此城乡局都市设计科长李淑铃指出,过去未明定建物限高,往往得由都委会个案审定,程序麻烦,如今各街廓高度规定更明确,建商不再无所适从,应该不会影响建商投资意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