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趋缓,712是否能全台解封三级警戒,引起社会关注。前绿委沈富雄今在脸书贴文一张图表,他指出,外界有人质疑「7月之前都不普筛,所以确诊数被低估,黑数起码再多一倍」,也有人质疑「精准筛检」的可行性。这让沈富雄忧心,这2个问题,一直困扰而且分裂台湾社会,陈时中却一直老神在在,不想去破解谜团。
沈富雄今(5日)在脸书贴文,抛出8个问题,盼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思考,图表数字部份採自陈建仁前副总统的脸书,左列是每百万人口的累积确诊数,右列是每百万人口的筛检数,粗看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P值恐怕小于0.001,但正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
一、美国的累积确诊数全球第一,是否正如川普所说:是因为筛太多了。筛少一点,确诊数就不会那么多?
二、以色列的累积确诊数是新加坡的10倍,但两国同样每人筛两次,是新加坡多筛了,还是以色列少筛了?
三、比较日本和韩国,你会不会觉得日本少筛了?日本的确诊数是否因而低估了?
四、澳洲的确诊数是台湾的两倍,筛检数却是台湾的12倍,谁有问题?
五、逆时中的人最常说:我们不普筛,所以确诊数被低估,黑数起码再多一倍,这个表能证明吗?
六、陈时中常所说「精准筛检」,从这个表看得出来吗?如果不,还缺什么?
七、大家你认为哪一国拿揑得最准,筛得最恰当?
八、什么是黑数?如果拿美国和台湾相比,「你认为美国的黑数是台湾的几倍?我猜起码三倍」。
沈富雄强调,(五)(六)两个问题一直困扰而且分裂台湾社会,陈时中却一直老神在在,不想去破解谜团。但也许是心力交瘁,没有余力去想了。
最近台湾南、北两地筛得勤快,屏东一地筛了14163人(含枋寮9159人)结果都呈阴性,台北市三个果菜市场共筛11339人,阳性229人,新北共筛15万人,阳性1206人,因为表上数字的单位是每百万人口,大家可以就上列数字除以23(台湾2300万人口)然后加上去,大家加总以后是否觉得有点心虚?还是更踏实?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