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嘤嘤 吃吃睡 萌萌哒大熊猫连睡觉都抢着看

说到成都,你会先想到什么?三国?火锅?三星堆?NoNoNo,人气第一 还是那个圆嘟嘟、胖呼呼、黏踢踢的大熊猫。7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野生生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物种分类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其中,“濒危”指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标准,但是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如蓝鲸、麋鹿等;“易危”则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其野生种群面临绝灭的几率较高,如大白鲨、北极熊等。此外,还有数量标准。大熊猫发问:“我被降级了,你们还爱我吗?”,看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游客,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书记、主任吴永胜表示,2019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超过921万人次,工作人员得拿着大声公不断催促游客边看边走不要停留,因为即便大熊猫已经吃好吃饱在睡觉,那胖呼呼的样子还是会让游客驻足拍照,人流一下子就堵住了。

熊猫妈妈和牠的熊猫宝宝吃完早餐后的亲子时光。(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提供)
熊猫妈妈和牠的熊猫宝宝吃完早餐后的亲子时光。(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提供)

台湾“圆仔”找伴侣 缘分还得配基因

本月6日,臺北市立动物园为“圆仔”庆祝8岁生日时,准备的6个象徵生日愿的竹筒中,包括“找到好伴侣”。吴永胜主任告诉两岸媒体川渝行记者们,熊猫基因需要作严谨的配对才能找合适的熊猫进行繁殖,但他相信,“圆仔”在台湾受到很好的照顾,健康状况很好,应该很快就能找到适合的熊猫跟他进行繁殖。6月19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一只小熊猫母兽成功产下4只新生幼仔,这是熊猫基地有记录以来,小熊猫第二次产下四胞胎。截至目前,4只新生小熊猫幼仔及妈妈身体非常健康状况良好,幼仔均能自主吃到母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于1987年,最初只有6只大熊猫,发展至今已有217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

#成都 #熊猫 #研究基地 #繁育 #川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