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COVID-19公费疫苗预约平台」16日开打,许多民眾选择预约施打莫德纳疫苗,但疫苗数量仍旧不足。资深媒体人李艷秋对中央疫情指挥中心的说法提出4点问题,并指若真系疫苗不足,政府也应该坦承,并从平台中剔除莫德纳的选项,否则恐引发民怨,她更指出,团结防疫最怕欺骗,恐怕最后大家会发现中央官员早就把第二剂打好打满。
李艷秋今(17日)在脸书上表示,预约平台上单选莫德纳的有400多万人,加上已经注射第一剂的180万人,直衝600万剂,但她看到剩余疫苗数量后认为,不但想打第一剂的人没着落,还把第二剂施打的时间从原先4周延长为10至12周,指挥中心轻描淡写的说,是根据WHO的研究,这就引起民眾的好奇:
1,根据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做的研究?
2,延后到12周保护力是会提升还是下降?各自的数据是多少?
3,保留第二剂给医护、孕妇、机师是必要的,但要求他们4周打第二剂,这是否意味其实4周的保护力是最好的?
4,黄卡上原定的第二剂施打时间作废了,这180多万人完全不知何时再打第二剂,也没有办法回头打AZ,混打不可行,该怎么办呢?
李艷秋指出,疫苗的专业门槛很高,但以台湾人追求新知和关注健康的程度,如果政府愿意拿出目前国际研究的证据,国人一定愿意了解并配合,但目前并没看到更改第二剂施打时间的根据是什么?
李艷秋认为,莫德纳和辉瑞都是美国制造,美国CDC对这两种疫苗的研究文章,不论深度及速度,应该都远比WHO来得有公信力,而美国CDC的报告建议莫德纳第二剂最多可以延长到6周,指挥中心的12周是否採用最新的国际研究?不妨公开透明,让接种者清楚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风险或效用。
李艷秋直言,如果真正的原因是「后继无苗」,也应该开诚布公,告诉一心痴等莫德纳的民眾,赶快改换意愿,并且把莫德纳从平台选项中剔除,否则民眾照着政府的游戏规则做了选择,却落得一场空,将是另一场民怨的大爆发,「既然要全民团结防疫,资讯清楚透明是关键,最怕的是矇混欺骗,最后被发现,在机密的掩盖下,中央高官第二剂早就打好打满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